个人而言, 这完全是对他们命运的极大改善。

整个资助过程是十分漫长的, 要从这些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一直帮助到他们成年。

而在培养他们的过程里,这些孩子们的心性和能力便会完全袒露出来。

从孩子们的成绩单中、老师的评价寄语中、以及孩子们给资助人写的信中……包括大学后对于生活费来源的态度中,有心人只要会看,那对被资助者的情况简直一览无余。

受原生家庭环境影响,贪婪而不知感激的人是有的。他们只埋怨为什么资助人不能给他们更多。

受所处环境影响,一直因为家境贫穷被学校里的同学们嘲笑,或者因为“土气”无法融入同学之间的人也是有的,他们郁郁寡欢,一生都难以挣脱天资和身份之限。

此外,云氏也难免遇到某些特别白眼狼的,比如说大学的时候见到花花世界,就疯狂索要生活费,一旦拿不到钱就破口大骂的。

再比如说不知道从哪里学到几手歪门邪道,反过来威胁云氏给钱,不然就污蔑云氏以资助学童之名,行的是性.侵之实的。

一个人或许能装一时,但并不能装一世。特别是,他们不能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装一世。

整个资助的过程,就好像是在沙坑里淘金。随着耐心的摇筛和沉淀,真正的金子最后总会经过濯洗和历练,把自己的光华绽露出来。

而这群人,也是被期待的良才。

他们从小学时候,拿到第一笔捐助款起,云氏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刻印在他们的心间。

随着他们长大,越来越知道这个跻身百强的公司是一个怎样体量庞大、令人敬佩而憧憬的巨物。

等他们一步步考出县城,进入大城市,身边的环境,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都会为他们透露出云氏的强大,和进入云氏工作机会的难得。

这可不是出自云氏的有意安排,只是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明白,云氏工资高,云氏待遇好,社会认同感也强罢了。

假的怎么能骗人呢?即使能骗人一时,也不能骗人一世。

只有真正的真实,才是铁板钉钉。

直到这个时候为止,能够进入云氏的公司工作,几乎已经成为所有被资助者心里的最大追求。

那颗种子从很多年前资助孩子们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从信封上代表着云氏的小小标志开始,用感激,用敬仰和憧憬,一起浇灌出一棵参天大树。

留到这一步的孩子,都是有能力,有思想,也忠心耿耿的人。他们将会加入公司,发光发热,日后成为未来的中流砥柱。

至于剩下被资助的学生……就是云氏纯粹地在做慈善而已。

程涟舟就是一个这样被特意挑选出来的对象。

由于他学业格外优秀,能力格外地出众,云笙甚至还出钱供他去了国外留学读书。

程涟舟此人,长得太好看了,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没有安全感,可能还会令人觉得轻浮。

他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