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蛋白结构,这些蛋白结构都具备磁感应的功能。

这些特殊蛋白会受到环境磁感线的影响,进而在视网膜上,产生出千奇百怪的应激色彩。

也就是说,鸟类和一部分昆虫的眼睛,其实是可以看到磁场的波动变化,这种变化被转变为了非常直观的颜色变化。

李青叶将这种细胞称为“磁感视觉细胞”,通过这种磁感视觉细胞,可以实现磁感视觉,看到环境中的磁场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鸟类、昆虫,不容易迷路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年复一年跋涉几千公里的候鸟,它们的磁感视觉细胞非常发达,甚至可以观察到大范围的磁场信息。

而这些候鸟则通过基因之中的磁场信息传承,记住了祖先年复一年的迁徙路线,重复着祖先的飞行轨迹。

那这种磁感视觉有什么用途?

答桉是磁场导航。

目前智人公司并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GPS定位系统,基于海底光缆和节点组成的信息素、声呐监控网络,对于天空的监控存在漏洞。

而在传统的雷达技术上,智人公司显然是比不上列强的。

虽然通过外勤部窃取了不少雷达技术的机密资料。

问题是现在的高精度雷达技术,需要大量特殊的精密电子元器件,这些东西智人公司短时间内无法自己生产,进口渠道又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就算是硅谷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商敢供应,智人公司也不敢随便用对方的电子元器件,用对方的电子元器件,泄密那是很难避免的。

因此智人公司现在需要一种雷达的替代品,来满足对于周边地区的空域监控需求。

磁感视觉技术的出现,填补了智人公司在空中监控力量的空缺。

几个科研助手将磁感视觉细胞镜头拍摄到的数据,同步到超算的地形图数据库中。

顿时三维立体的地形图上,就出现了各种色彩斑斓的波动。

目前他们已经搜集到了绝大多数常见物品的磁场频谱和颜色变化规律。

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出现一个篝火,那由于气温的上升、红外线辐射,周围的磁场就会出现细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磁感视觉细胞的视角中,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而人类制造的机械设备、化工制品、爆炸之类,其产生的磁场波动,更是异常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迷路的情况。

因为人类活动造成了磁场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旦波及到候鸟的迁徙路线,就会导致候鸟无法准确识别沿途的磁场信息,进而让它们迷路。

李青叶打算对各个控制区,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磁场信息录入。

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考虑录入整个地球的磁场信息。

然后建立起一整套的磁场监控系统,还可以利用磁场进行导航。

只要完成磁场数据库,再借助磁感视觉细胞感应器、生物超算,哪怕没有GPS之类的卫星导航系统,智人公司也可以将飞行器精确投送到全球任意一个位置上。

而且基于生物技术的磁场导航系统,不会被电磁干扰手段压制。

相反,如果对方试图通过电磁干扰手段压制智人公司,反而会被磁场监控系统锁定位置。

磁场监控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磁场波动的速度,基本等同于光速。

这意味着,磁感视觉细胞察觉到视线范围内的磁场变化,也是等同于光速级别。

而雷达需要主动发生电磁波,然后靠反射回来的波段进行解析,因此雷达的探测速度只有二分之一光速级别。

当然,无论是光速,还是二分之一光速,其实意义都不大。

但是真正让李青叶重视这个技术的原因,在于磁场不存在被物质吸收的特性,这意味着目前不存在磁场隐身技术。

宇宙的基本物理规则,决定了万物都存在磁场。

电磁波可以通过吸波材料和减少反射的设计来隐身,但是磁场却没有办法屏蔽或者吸收。

哪怕飞机不采用金属材料,其本身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发动机热量、摩擦热、材料本身,都会引起磁场变化。

因此在磁感视觉的监控范围内,是不存在隐身飞机这种说法的。

不过现阶段的磁感视觉细胞,或者说磁场监控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