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ap?b1_id=28491

新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走付晓飞之后,我和鲁薇再次去看了正在特训尾声的鲁倩。

鲁倩对我履行诺言回来立刻去看她很满意,笑嘻嘻地拉着我的手一口一个哥叫着,叫得我挺不好意思地时不时用眼睛瞄鲁薇。

鲁薇对这种事儿一向是高高挂起,不鼓励不打击,典型的瑞典作风,后来干脆自顾去跟鲁倩的老师聊天。鲁薇这两年进步真是神,我推荐给她的书都看了不说,自己还经常主动去找书看,现在家里的书已经可以去开书吧了。外语也随着海外业务的增加飞进步,记得当年刚到太阳电子的时候还得靠翻译跟Inte1的人交流,现在却满嘴德语,说快了我都有点听不懂。

鲁倩特训的成果已经很明显了,小丫头现在一颦一笑都透着万种风情。我刚进门来的时候还嘿嘿嘿地问:“小妹妹,要不要哥哥带你去看金鱼呀?

书卖了差不多半个月之后,各地书商要求追加,印的1o种每种1o万册本来已经是我预想中的极限了,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要求加印,赶紧大喜过望地继续追加下去。加上付晓飞那本红过其他小说的《红粉与骷髅》,光小说已经卖了接近12o万册,先不说赚多少钱,这个社会效应已经非常巨大了。

中国的市场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就在于,某种东西也许完全没人搭理,也许一下子就红得不能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其他地区和国家绝没有在中国这么大。当年内地某个主持人对一个香港主持人说的就很好:“你们的电视台,把所有收视率加在一起,百分之百,几百万顶天了,我们这里随便就是几百万,容量不一样,展当然也不一样。”

卖书,在港台地区能卖多少?9o年代香港漫画最红最红的马荣成的《中华英雄》,2o万销量顶天了。如果他的漫画是在中国内地卖,考虑生活水平和成本的同步下降,价格减价一半,如果只能卖2o万才怪。《学习的革命》炒作时号称销量1亿,在别的国家可能没人信,在中国,肯定有人信,因为真的有这么多人,这么大市场。

穷人组成的市场也是市场,一个人一年让你转1块钱一年还有1o亿可收呢,这就是印度和中国为什么在9o年代末特别受关注的原因。

加印的1oo万册小说上市之后,盗版也来了。

对这个事,我心里很有底。

小说价格我们压得很低,低到如果小批量印刷绝对是赔钱的地步。盗版书一般的伎俩就是写一个比较离谱的价格,然后对折往外卖,给人感觉是便宜得不能行,实际上赚的比正版还多。

然而盗版书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图书是盗版和正版之间品质差距最大的一种东西。当年我们听的盗版录音带,看的盗版电影,玩的盗版游戏,虽然有小部分可能出现问题,但总的来说效果是差不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盗版录音带经过几年的沉淀和技术展,盗版已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