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先发前半部分,明天发全文。更新最快已经打开本章节的起_点或q_q手机客户端,到时候可以在目录界面长按这一章节名,重新下载即可。

……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联姻,存在两大主要障碍。

从内部来讲,双方的管理层,需要协调好如何分配权力。

别看美国在线市值高居排行榜第十位,但这不等于在媒体领域的底蕴,超过了时代华纳透纳这也是它们的联姻是“合并”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而不是“收购”为“美国在线”或者“时代华纳透纳”。

事实上,时代集团在1980年代末的第一次重大扩张和华纳传媒的联姻,就存在诸如怎么分配权力的困扰。

一开始,时代集团打算收购华纳传媒,但派拉蒙中途杀了出来,也想争夺华纳传媒,结果不但逼得时代集团不得不提高报价,就连接下来的公司架构和权力分配,也都从“收购”向“合并”的方向倾斜。

而最终的妥协格局就是,来自华纳传媒的史蒂夫罗斯,和来自时代集团的理查德蒙罗,成为新的时代华纳集团的联合首席执行官。

不过,这个状态没维持多久,便被很快占据了上风的一代商场枭雄史蒂夫罗斯打破了他成功挤走了理查德蒙罗,独揽时代华纳集团的大权,相当于华纳控制了时代。

要不是1992年的时候,史蒂夫罗斯因为癌症,才65岁便“英年早逝”了,还轮不到现任时代华纳透纳首席执行官杰拉德-莱文这样的原时代集团一派上位。

此后的1990年代,时代华纳进行了第二次重大扩张和透纳广播公司联姻。

有了首富先生雄厚财力的支持,和鲁伯特默多克矛盾重重的泰德透纳,于1980年代中期狙击了对方在美国有线电视领域的扩张从原本时空的“福克斯新闻网”都没了的结果,就能看出,透纳广播公司,尤其是它麾下的旗舰媒体有线电视新闻网,掠夺了多少养分,成长得如何茁壮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想象,时代华纳与透纳广播公司合二为一成时代华纳透纳集团的过程,同样充满了权力分配的博弈。

大致来讲,成为时代华纳透纳集团最大个人股东的泰德透纳,以及尾随进来的唐焕,态度表现得比较温和,以换取更为“实在”的权力比如,杰拉德-莱文这个首席执行官,固然大权在握,可在如此庞大的集团内,副总裁的权柄,也同样不可小觑;当时代华纳透纳和美国在线合并时,不动声色地就能直接转为来自美国在线的史蒂夫凯斯的帮手。

另外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从外部来讲,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内的审查机构,不能在行业垄断评估的环节上,对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联姻,卡着不放。

好在,不用目前拥有用户4000多万、市值接近1600亿美元的美国在线来使劲,一门心思地想要进军数字传媒,从而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时代华纳透纳,就主动去公关了。

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