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回家说一声。”她对秦扬道:“小羊儿, 你直接去嬷嬷家,给大姑问好啊。”

秦扬答应了,和秀丽去了嬷嬷家,秀瑶送草回家,顺便告诉娘。

柳氏正带着秀芹秀容在家里给秦大福把泡醒的铺子用铁梳子梳破呢,听见秀瑶说大姑来了,她起身擦了擦手,对俩女儿道:“你们先弄着,我去看看。等你们爹和二显回来让他们也过去啊。”

秀芹和秀容应了,就继续梳蒲子,秀瑶喝了口水出来问道:“爹和二哥呢?”

秀容道:“被人找去帮忙挖地窖了。”

秀瑶嗯了一声,道:“大姐,三姐,那我去看看大姑。”说着她就跑去爷爷家。

三个姑姑基本都要正月里回娘家的时候才会回来的,平日里很少回来。一是路远,二是家里也有公婆管着,活儿多,不自由。三是张氏也不想她们总回来,忙忙活活的,回来一趟不容易。

那么现在不过年不过节的,大姑回来干嘛呢?

秀瑶就好奇了,所以要去看看,否则她才不会主动去嬷嬷家看人脸色呢。

秀瑶大姑婆家条件好一些,她倒是不怎么受累,但是有个不亚于张氏的厉害婆婆,把她管得有点过了。在婆家唯唯诺诺的,可回了娘家又觉得自己挺体面的,至少比三个弟媳要强的多,所以说话什么的也挺有气势的,尤其喜欢插手娘家的一些事情。

秀瑶凑过去,看大姑穿着厚实的枣红色棉衣,绾着乡下流行的发髻,头上插着镀银的铜簪,耳上戴着银坠子,看起来白净胖乎,富态得很,她叫了一声,“大姑.”

秦大姑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有些严肃,“瑶瑶也八岁了吧,是大姑娘了,该多帮衬家里干活。”

秀瑶立刻道:“大姑,我刚去搂草回来。”

秦大姑嗯了一声,“这样才好,多帮着家里干活儿,都上进一家子才有希望。”

听她回娘家竟然说教来,张氏把脸一沉,“你一年回来这么一回,就别说这些,说正经事儿吧。”

秦大姑笑了笑,“娘,俺婆婆说,咱们是亲家,让我多回来走动走动,我这不是都脱不开身,要不一年也多回来两回。”

她又对柳氏道:“我方才听咱娘说分家了,真是没想到的事儿。大业娘分了家也还是一家人,你可不能和爹娘生分,有什么事儿也得先想着爹娘。”

柳氏笑道:“大姐你就放心吧。”

站在堂屋的二婶听了,一撇嘴,没好气地道:“娘家送东西来可就不想着这边,当然是自己吞了好。”

秦大姑瞥了一眼,喊道:“二贵家的,有话就进来说,怎么在外面嘀嘀咕咕的,让人看着小家子气。”

二婶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不肯听她啰嗦。

秦大姑见二婶没进来,对张氏道:“娘,你现在对媳妇儿们越来越纵容,这是什么规矩?真是让人笑话。要是俺婆婆,家里来了人还这样,早拿棍子敲上了。”

三婶凑过来笑道:“大姐,二嫂没听见去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