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副,在这里做得好好的,怎么就想调走了呢?你现在年纪轻轻的,前途不可限量,就这么走了,太可惜了吧?”

    彭佳都不知道小道消息哪里传来的这么快,她才刚回到大华上班,张姐就“噌噌”地走进她的办公室,和她扯开了。

    在张姐这种看尽升迁世故的“老人”们看来,彭佳年纪轻轻就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听说市里也有领导力挺她,如果放弃了真是太可惜了。并且张姐私下里也觉得,经过几番相助,虽然都是小事,但自已已经在彭佳心里奠定了一定的“人情”基础,有彭佳这个副台长在台里,自已也算是有个倚仗。不过怎么说,在一个单位里,有一位年富力强处于上升期的领导是靠山,那是很重要的事。

    虽然张姐年纪大了,而临着退休,但有着彭佳这样一个能说得上话的“靠山,”这事关着明里暗里别人对她或多或少的尊重。别的不说,就连进电梯也会有人退让的。这些细节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在张姐这样的老同志心里,却是十分重要的事。这些尊重的细节,标志着她们在局里虽然“人老位不老”,还有着自已的社会地位。

    所以,随着愿意在办公室里主动洗茶杯、倒垃圾的新晋单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几至绝种,但若有一两个年轻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有时候也是能得到奇兵突进的效果的,尤其是面对张姐这类能在领导面前说得上话的老同志。

    “呵呵,张姐。主要是我父母年纪大了,家里只有我一个独女,虽然大华离田港不远,但两头奔忙也不方便。所以就下了决心回家去工作好了。这样,离父母近,这样也好方便照顾她们。”彭佳说得毅然绝然。但也合情合理。

    华夏国一向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老传统,所以彭佳以这个理由来回复张姐,那是绝壁没有丝毫破绽的。

    彭佳总不能说:是因为在大华历练够了,找不到上升的空间,这个平台如今对自已反而成为瓶颈的大实话吧?

    不过,这倒是彭佳的最真实的想法。重生之后。之所以还在这个前世令自已讨厌的地方继续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主要就是她的性格中: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这点在做怪;其次她也想在这样的交锋中让自已迅速成长起来。离开大华以后,工作成长环境只有比这里更艰难,不会比这里更轻松。

    如果说在大华,就连母亲蔡乐怡仅凭电话也能让人对自已照拂一二。但是进入田港后,省一级的部门,各种人际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绝对只有比这里更险烈,不会比这里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