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兆灿时而皱眉,时而点头,他听得很认真,毕竟是跟院线打了十几年交道的院线高管了,徐帆结合香港未来的电影产业走向总结出来的东西,很多都给他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让他很多开始触及到但是受限于时代跟眼光,还有些模糊的观点,逐渐清晰起来。

不过虽然很多徐帆的观点他都认同,但也有不少不同意见。

“既然董事长都说了,我们现在的院线规模不敌其他院线,只能靠数量取胜,那么为什么又要立刻放弃发展加盟影院?放弃了发展加盟影院之后,我们该如何挽回票房的亏损票房?”

徐帆并不是完全反对影院加盟的,只不过,他反对在香港搞影院加盟这一套罢了。

香港只是一座城市,票房在今年或将突破十五亿港币,已经基本上没有多少挖掘潜力了。他看过香港电影发展史,香港全盛时期如果算上文艺类跟中小私人影院、午夜影院,在92年前后赫然有着将近300家的庞大规模。但是到了95年初,已经不足200家。到了98年更是锐减到只有90多家,直到他重生之前,也都维持着70到100多家的规模,再也恢复不过来。

虽然很残忍,但他的意思,那就是要像挤脓包一样,先把那些以渴望在短时间内赚取到暴利的台湾片商为主的中小私人影院投资商挤出去,通过减少院线竞争来增加利润。毕竟未来在内地市场没有发展起来之前,香港将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于院线的规划,徐帆已经长远的规划,伍兆灿一开口,他就接上了话,“还是那句话,香港的影院太多了。我是坚信大浪淘沙,市场会自主去筛选那些不适应发展的存在。对于曙光院线,我跟亚洲其他高层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三年内亏损在三亿内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那些中小影院,尤其是台商投资圈钱的中小院线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是为了赚一笔就走,一旦明后两年若是遭遇什么变故,香港票房出现回落,他们无疑将遭遇重创。有关于咱们院线的发展,我可以明白告诉你,公司不缺钱,也不会吝啬于投资。我们现阶段是准备先把一些中小规模跟设施开始老化的院线逐批淘汰,我不主张卖给其他势力换取资金。但是可以接受以一些黄金位置的中小型影院加上部分资金,用于收购香港一些较大规模的已建成的电影院。”

自己建设一家影院,快一些也要将近一年才能投入使用,但是慢一些甚至时间还要更久。徐帆的意思,香港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私人影院,他是主张通过收购的方式,逐渐将曙光的院线全部换成至少拥有三四个放映厅的大中型影院,以效仿新宝,形成规模经营。

“这样吧,你再去联系下那几家合资影院,我们将以公司的几处位于黄金地段的影院加部分资金换取他们手上的影院所有权,那些不愿意把影院卖给我们的,无非是担心建设影院时间周期太长,有损他们赚钱。我们愿意拿出我们现有的影院跟他们置换,谈判应该会简单很多!至于伍总你提到的规模不足,影响到票房的问题,我要反问伍总一句,12月我们影院现在已经多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