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了半个广州,尤其是黑驴寨附近的村子无一不欢欣歌舞。当他们听说教导团招收认识字的知识青年和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的时候,好多年轻的小伙子在取得家长的同意下来到教导团报名,当然也有不少事背着父母来的。

而这些来报名的人中又尤以李家村表现最为突出,老族长亲自带着村上一百多个年轻的小伙子,那场面绝对引人注目。当然刘源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留下,因为当报名结束的时候,已经大概有两千多人要求加入教导团,而其中大多数是冲着一营来的。

看到那么多人抢着要求加入教导团何应钦心里就高兴,要知道革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老百姓这么积极主动的参军还是头一回。

但是这么多人明显不可能都编入教导团,因为上面还没有给相应的编制,也没有那么多装备,所以何应钦就采取了刘源所给的建议,只从这两千多人中选取五百人加入教导团,而其他的人则是被编入民兵组织,每周会有几名军官到农村里,交给他们简单的军事技能,比如说刺杀还有开枪,一些简单的队列的知识。

这样平时他们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用武器保护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是国民党组织的队伍,在兵员短缺的时候,这些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人可以补充道军队里去,他们已经像是后世的后备役了,这不得不说是一次探索。

当然就连刘源本人在干这件事的时候也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把缴获来的那些用不上的破枪分给当地的老百姓,到时候派几个人到村子交给他们一些军事常识罢了。

可是他哪里想得到,就是他自己都看不上的一群人,在北伐的路上会立下赫赫战功呢。

当然刘源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广州还有上海的商业街上多了好多联合利华的商铺,端木和她的助手已经坐船回到了祖国。

再比如,张梅此刻正在院子里安慰哭泣的宋子涵,告诉他刘源是个好男人,只要你坚持下去,他肯定会爱上你的。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梅自己都会脸红,因为他自己也被刘源的魅力给感染了。

在比如孙中山先生的病情有开始恶化了,已经住进了北京和平医院,几名党国元老已经默默的离开了广州,等待总理最后的训示。

在比如,陈炯明已经知道计划暴漏,已经开始悄悄联合其他人,准备提前发起行动。

这一切的一切刘源不知道不是说他多么的不用心,而是他已经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训练新兵里面去了,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训练出最优秀的士兵,因为他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下一章开始小说将进入大革命的发展阶段,东征,主人公正式融入风云变化的中华大地,即将成为时代的主角之一。还有说一句题外话,徐可写书不容易,各位看官,就把你的收藏献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