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笑了笑,虽然他的心中依然存留着一丝疑惑,可是他却没什么兴趣和三井爱子打哑谜。

谁知道这个女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她可不像是个只会付出,而不知道索取的人。

“真是个无趣的家伙。”看到杰瑞一脸坦然地喝着茶,却没有接她的话,三井爱子难得地撅了撅嘴巴,“既然你提到了巴林银行,有件事,我想要拜托你。”

已经等在这里了吗?杰瑞举了下杯子,示意三井爱子继续,自己听着。

“我希望你能说服你的母亲,让田中财团接手哥伦比亚影业。”

1989年9月25日,盛田昭夫不顾三井爱子的反对,指挥索尼公司斥资32亿美元,外加16亿美元贷款,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图文电视公司、三星电影公司和三星在全国的180个地方的820家电影院进行收购(这里的三星不是韩国的三星)。当时,哥伦比亚每股市场价格年初时为12美元,并购时为21美元,可索尼出价每股27美元,超高的价格显示出了盛田昭夫一举拿下哥伦比亚的决心。9月27日,哥伦比亚公司的董事会顺利通过了出售公司的决议,经过20天的投标,索尼成功完成了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收购过程。所有这些费用加在一起,将近7000亿日元,这相当于索尼本部年度销售金额的三分之二,是经营利润的七倍。通过这次交易,手持49%股份的可口可乐公司获利高达12亿美金,其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赢利流入到了jr投资,黑色星期一之后,jr投资手中持有可口可乐公司23.75%的股份。

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前后相差不到两年。前者是美国音乐的旗舰,而对后者的收购则标志着索尼正式进军好莱坞。一直以来。好莱坞就被视为美国文化的圣地,对它的染指必定激起巨大的反对声,甚至会调动起一些歇斯底里的公众情绪。1989年10月5日发行的《新闻周刊》的封面上是这样设计的:给一个贴着哥伦比亚影业的火炬女神穿上日本和服,标题上写道:“日本人入侵好莱坞!”

为了平息美国人敌对的情绪,索尼专门做出过保证,电影公司将完全作为一个美国公司来运作,用盛田昭夫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不是日本文化的入侵,我们不想把日本管理人员送进哥伦比亚。而且,索尼公司一直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任用本地人才管理当地业务。因为,本地人才与当地的商业圈子融合得更加紧密。尤其是面对电影业这样一个索尼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来说,对其中的商业环境、技术细节、运作流程均一无所知。

最后,曾为华纳兄弟工作室制作过轰动一时的电影《蝙蝠侠》的彼得-古伯和让-彼得斯成为索尼眼中的合适人选。这番举动让整个好莱坞大跌眼镜,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两人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相应的资格,他们唯一的才能就是自我吹捧。索尼却不知道这些细节,美国人也乐得看笑话。为了将这两人收入麾下,索尼出资2亿美元。以高于市价40%的代价将彼得-古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