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时间已经到了37年的11月。11师自从广东湖南开拔已经过了将近三个月。这三个月对于11师的官兵来说无疑是极为艰苦的三个月。自从11师建军以来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争形态。海6空一体化立体作战大口径远程炮火集团突击密集弹幕徐进射击步坦协同作战波浪式冲击队形散兵线进攻队形这些不但大多数老兵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连那些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指挥官以往都是只有在军事理论书籍里才能见到的战斗样式在这三个月的作战里无疑不是活生生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只不过这样的代价是自己一方无数的生命的付出无数的军中兄弟转眼之间就阴阳相隔。有的新兵见到这些惨烈的场面哭泣腿软甚至歇斯底里。每次见到这些刘建业也往往只是关照带兵的军官注意安慰一下。就连他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直到亲身上了战场才知道即使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电影大师所拍摄出来的电影里面所描述的战争场面和现实的场面相比也只是毛毛雨罢了。每当脑海里显现出那些血肉横飞浴血拼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的场面的时候刘建业就对我国先贤所说的“兵者凶器也”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善战者不好杀的原因吧。

11月2日日军强渡苏州河我军迎击敌陷重围。

11月3日《九国公约》参加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会。日本和德国拒绝参加。苏州河畔激战渡河日军被我严密包围。广福、南翔日军均受重创。

11月4日日军续渡苏州河朱家浜北生激战。

淞沪战场上中日两**队已经互相杀的精疲力尽。尽管日本军队占有压倒性的海空优势但是在地面上我**队凭借精忠报国的精神不畏牺牲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对日本军队实施逐次抵抗使日军的锐气一天天的丧失战局转入胶着局面。固然我军难以击退日军但是日军每前进一步也都要付出极大的伤亡。甚至在我军缴获的日军战死者的日记里也出现了对战争目的的质疑。这个时候中日两方只要有一方出现一支援兵就足以改变整个战局就像拿破仑的最后一战滑铁卢战役里面一样。这支援兵就是目前这个已经平衡的天平上面最后的那个砝码。

11月5日这个最后的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砝码终于出现了。只不过这不是积贫积弱苦难深重的中国一方的砝码。

这一天的早上细雨蒙蒙天气显得很阴冷。上海南边的金山卫海面突然来了近百艘大军舰。大军舰停稳后军舰的侧舷放下了数不清的小艇。小艇如箭似地飞向海岸。

在一阵足以惊天动地的猛烈舰炮射击以后日军第1o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18、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3处登6向淞沪我军主力的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当时杭州湾北岸的守军大部已调去支援上海市区作战只有第63师的少数部队守备猝不及防。日军占领沿海地段后迅以第6师团进攻松江和闵行以第18师团进攻金山和广陈。中国统帅部急令浦东第62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