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史迪威从腊戍飞往重庆。第二天中午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长商启予上将陪他一起面见最高统帅。商启予上将曾是晋军将领并非最高统帅的嫡系只是由于他粗通英语才担任了现在的要职。

史迪威汇报了缅甸战况和与英方商定的作战计划即中英两**队在东吁至卑谬一线组织防御先阻止日军进攻尔后伺机反击夺回仰光。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要求最高统帅同意尚未入缅的远征军立即开动并要求将第5军主力调往彬文那及其以南地区支援第2oo师作战。

最高统帅仍对英国人满腹狐疑他担心如果远征军推进过远一旦西线英军溃退就会陷于危险境地。况且仰光被日军占领后滇缅路实际上已经断绝缅甸南部对中国已失去意义。因此他主张将远征军主力部署在曼德勒地区守住缅北的中印交通线。史迪威反复陈述了在东吁一线展开作战的理由和意义直说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最高统帅同意予以考虑但未置可否。

从最高统帅那里出来商启予上将对史迪威说:“他这个人太自私。不仅在对外上对内也是如此。”商上将是史迪威早相识的老朋友现在由于工作关系使他们的友情更加密切。他赞成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想为老朋友帮个忙。他说:“我去找军政部和军令部商量一下争取让何部长、白部长和徐次长、刘次长支持你的计划。然后让这两部的部长和次长去向最高统帅报告要求他予以批准。”

第二天也即3月19日史迪威在重庆度过了他59岁的生日按照中国的传统算法他已进入了“花甲之年”。他的老朋友马歇尔将军给他来了生日贺电电报说:“有你在中国对总统、对史汀生和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宽慰。”这些赞扬之词当然也是对史迪威的支持和鼓励但他却无法派出史迪威最需要的美国地面部队。

史迪威惊奇地现商上将的工作产生了效果。军政、军令两部的脑都同意他的作战计划并且为此去拜见最高统帅敦请他予以批准。最高统帅随后又一次约见史迪威似乎很大度地对他说:“既然已经把前方指挥权交给你自然可以按你的计划去安排。第5军新22师可以南调但是第96师必须放在曼德勒。”他站起来在地图上围着曼德勒画了一个圈接着说:“这里是缅甸防御的关键。别管南方生什么事情我们必须在这里保持有力的防御力量组织坚固的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它。”

最高统帅并没有满足史迪威的全部要求但史迪威对取得这样的结果仍然感到十分高兴。他觉得:“何部长、白部长、徐次长、刘次长一致赞同我的观点这可以被看作是一场重大胜利。”“考虑到最高统帅的承受力他已经作出了相当宽宏大量的让步。”他略略思考了一下表示可以在最高统帅规定的战役框架内行动但要求保证他的独立指挥权特别是“一旦战斗打响我必须有采取行动的自由”。最高统帅对他的要求同意了。

第二天最高统帅向远征军出手令要求“对史参谋长之命令应绝对遵守”并指示“凡在国外部队以不轻进、不轻退二言为要诀。在前方全盘形势有利于出击、反攻或捕捉战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