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放空。

“石头。”赵维叫了一声齐磊。

“嗯?”

“其实我也挺想知道,为啥华盛顿那么在意大数据啊?快一点准一点,真的那么重要吗?”

齐磊动了动脖子,这回倒是没敷衍。

主要是赵维问,和小马哥问性质不一样。

赵维是在摄取知识,他想快点赶上大伙儿,而小马哥纯纯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回道,“很重要!但是,也不完是因为这个,还有更重要的。”

赵维一听,“那你给我讲讲,涨涨知识。”

此言一出,后排的小马哥和吴宁也睁开了眼睛,显然也想听。

“那好吧!左右路上无事,哥就受个累,给你们上一课。

“这么说吧,这种大数据技术,和他们传统的数据统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很多人可能认为,所谓大数据,不就是“知道”的更详细一点吗?”

“比如,多少人会选我,多少人会选我的对手。具体点,可能就是,我在哪个州的选票有绝对优势,处于劣势的州就多去演讲几次,多投入一点竞选经费,这样胜算就大了。”

“诸如此类。”

“其实,真不是!”

后排的小马哥皱眉,“还不止这些?”

齐磊,“不止!”

“如果仅仅只是这点用处,那么我的价值也就没那么大了,至少不足以换一个夏普。”

抛出一个很专业的术语,“大数据应用到选举上,真正的意义在于传播学概念的精准的投放。脏到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

众人,“”

概念的精准投放,听着有点高大尚啊!

齐磊,“这么说吧,假如一个社区网站,它可以从用户平时浏览的新闻、讨论的话题、融入的社交人群、ip地址、上网时间,来综合判断这个用户的zz倾向、会投哪个候选人。”

“包括,哪个地区的群体价值观对选举有利,哪个地区选票不占优势,哪个时间段投放网络、电视竞选广告效率最高,哪类人群需要加大竞选投入,哪个场景适合投放平面竞选广告。”

“这就是用户画像。”

“通过这个画像,不但可以做到感知的精准,还能做到攻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准。”

“就比如,一个选民,通过大数据,我可以知道他哪个时间点在哪里,是在工作还是娱乐,上网时间在哪,上网场景是什么,以及他上网是看新闻网站,还是看论坛玩游戏。”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定向投入竞选广告。让这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包围在我的竞选氛围之内。”

众人,“”

嚓!这么邪乎吗?扯淡吧?

而齐磊却道,“还不止这些呢!”

“啊?”

齐磊,“这都是常规的操作,一点也不稀奇,而更高明的在于精准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