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陈策一起,不便暴露空间,所以这个办法也行不通。

其实遵义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离湖南也不远,现在吴三桂正在打湖南,所以现在这里还有一些云贵的士兵驻扎。

红军长征时曾在这里召开过著名的遵义会议,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然后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了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四渡赤水。想到这里,淑云一下子豁然开朗。是啊,既然陆路走不通,那为什不走水路呢?

于是连忙找来正在休息的陈策商量。陈策也觉得可以一试。

两人就一起去观察地形。发现赤水河上来往船只川流不息,非常繁忙。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贵州这里不产盐,山地多,粮食产量也小。所以这些都是从四川来的运粮和盐的船。其中官船居多,也有少部分有路引的民船。

淑云原本还打算,实在不行就用最笨的办法,和陈策趁着夜深游水过去。现在看来是不用了。

于是淑云给了陈策一些银子,让他去找个老实一点的船家,想办法买通他。要是船家实在不同意,就是强行威胁。也一定要让他妥协。

陈策很快就带回了一个从自贡运盐来这里的船老板,这是一个长得瘦小黝黑的40多岁汉子,叫林娃子。深夜时,淑云和陈策就藏到了他的船上。并一直监视着他,天还没亮,就让他启航。

就这样一路到达了自贡。淑云这一世,已经是第二次到这里了。自贡盛产井盐,是著名的盐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但是淑云也无心在这里逗留。马不停蹄的掉头向宜宾赶去。其实从遵义到自贡,是要经过宜宾的,可是淑云做贼心虚,怕被人发现。根本不敢让林娃子中途在宜宾停船。只好先到自贡再掉头往回走。

好在宜宾紧邻自贡。走路的话,用不上一天也到了。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九月十三日。一路历尽艰辛的淑云和陈策,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宜宾。

等到了徐家大门外一看,淑云心里咯噔一下。只见那大门上贴了宜宾官府的封条。日期就在八天前。淑云和陈策对视一眼,没敢停留,立即便走了。也没敢四处打探。

客栈也不敢住,淑云就带着陈策去了牛头山的流米寺,淑云上次来宜宾就在这里借助过。希望方丈大师没有换人。曾见过的一众僧人还能记得自己。不然的话,在现在这种非常时期。想让人家收留两个陌生人还真不容易。

还好,接待淑云他们的那位之客院主事慧能,就是当年曾接待过淑云的一名小僧人。慧能的样貌变化不大,淑云一眼就认出了他。这下好办了,通过淑云的解释,慧能也忆起了淑云。陈策也适时的站出来,向慧能道谢,感谢他曾经对女儿的照顾。

等到淑云和陈策添了香油钱,又顺势提出还想再借住几天时。慧能只考虑了片刻,就同意了。

事情就是这么的凑巧。第二天一早,陈策去城里打探消息,淑云一个人没事就去后山溜达。后山上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