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在唐人街喝过了。”方默南眉眼含笑道。

“这花雕酒又名状元红和女儿红,相传古时江浙地区的人都会自家酿黄酒,因为想送人但苦于一般的器皿不够精细,所以就请人烧制一些外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的瓦罐或土罐,因此装在此类器皿中的黄酒被尊称为花雕。”

“花雕嫁女!是不是就是这个酒。”贝拉又问道。

“你这丫头,还真是什么都知道。”姥姥笑道。

“酒坛外面为什么要雕花?是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翼。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成人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

此时此事,喜事,美事,福事,乐事也。今日的绍兴,花雕嫁女之风已难觅完整之过程。然而,女儿出嫁之日,用上等好酒,用品质优良的花雕酒,仍然是真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花雕酒蕴含的仍然是绍兴人对出嫁女儿的一种深情,一种期待,一种心愿。”林老爷子感慨道,他错过了好多,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瞎想什么?我们能团聚是最重要的。”林奶奶拍拍他的手道。

“这是毛氏红烧肉属于湘菜,也是常见的家常菜之一。”余庆庆赶紧笑道。

“听姓氏就知道谁最爱吃了。”方默南道。

“我知道,我知道,是毛爷爷!”小嘟嘟举手说道。

“嘟嘟真棒,说的正确。”林奶奶揉揉他的小脑袋道。

曹墨说道,“嗯!果然是正宗的‘毛氏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他夹了一块儿放进嘴里,“真是入口即化。”

林老爷子精神恢复过来,笑道,“这都要得益于当年**的口味,老年的**很喜欢酥烂的口感,因此石荫祥大师特意将传统的三湘烧肉改良成了这样。”

“**钟情红烧肉世人共知,故红烧肉又名毛氏红烧肉,是主席宴上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湘菜系列独树一帜的主打产品,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喜爱。在当时的年代乃至70年代有红烧肉吃是上等菜,主席认为,红烧肉可以大量补充能量,恢复体力,使人精力充沛。据历史记载,**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对警卫员李银桥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就有精力打败敌人。’可见,主席对红烧肉的钟爱。”关大山说道。

余庆庆道,“这道菜可有名了。要想做出正宗好吃的‘毛氏红烧肉’口感,烹煮的时间就是个关键,怕费火、怕费时的同志这道菜就免做了。”

“‘毛氏红烧肉’属于复合型的味道,它集八角、桂皮、辣椒、草果、葱、姜、蒜等多种香味为一体,比我们平时所吃的红烧肉多了许多回味。”方默南笑着招呼道,“大家品评一下吧!”

“肥而不腻,色泽红亮,香润劲道,丝丝蜜甜,是不是放糖了。”贝拉说着,又吃了一块儿。

“贝拉说的不错哦!炒糖,可是影响红烧肉成品颜色的关键一步。炒锅刷净下底油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