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饭, 仿佛刚才那个惊人的提议, 根本就与他无关似的。在李涧熙看来,这件事风险极大,但是在方明远看来,风险还完且在可控的范围内。自己的这一笔追加投资投下去,就算最终没有拿到多少收益,但是要说亏损掉,那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给予李涧熙的优待。其实也是无奈,毕竟李涧熙是秦川三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目前公司的诸多方面,还要借助李涧熙。而且。三星集团的发展,李涧熙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为了双方间的合作关系的稳定,方明远也不适合在这件事情上强行推动。要是因此而使得双方心生罅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方明远宁肯让自己吃点亏,也要保证双方间的关系不受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方明远都不喜欢轻易与他们合作创立企业的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机出现时,他无法和合伙人说清楚,他为什么敢这样“冒险”。

“方少,你有多少把握?”沉吟了良久的李涧熙突然直视着方明远的双眼道。

“八成吧。我个人看法,十年之后,华夏的汽车消费市场将达到每年一千四五百万辆,而产能却可能超过两千万辆!所以,既然进入了这一行,那么就索性做大了。呵呵,当然了,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现在手头很宽裕。”方明远笑笑道,“李会长,这话我也就在这里说说,出了这门,我可是坚决不承认的。”

其实关于秦川三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来发展,在之前很久他也是考虑过的,只是当时觉得,时机还有些不成熟,而且冒然在秦川三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身上投下太多的资金,如何来解释资金的来源也是个问题。再一个,就是李涧熙会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支持自己,或者说保证不会拖后腿。其三就是如果说光是为了赚钱的话,其实是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建立自己的研发技术体系的,他完全可以到二零一零年前,将秦川三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一转手,拿着巨额的收益去做别的行当。而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研发技术体系,这其中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投入数十亿元,却拿不到什么有实际效益的技术的前例,可是大有人在。

但是到了现在,首先资金来源不用解释了,谁都知道方家和郭氏航运集团公司是单壳油轮提前退出运输行列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而且,经过此事之后,相信李涧熙轻易不会拖自己的后腿,最多也就是个不那么配合而已。其三,就是秦西省航空制造集团成立后,他发现,有很多航空方面的技术,其实是可以用到其他产业中去的,所欠缺的只是产量和如何控制制造成本的问题。这都令他对秦川三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未来多了不少的信心。

李涧熙和李馨彤觉得自己简直都要被方明远这一句句惊人之语炸得头昏眼花了。十年之后,华夏每年要消费汽车一千四五百万辆?那岂不是说,届时它将会有资格去挑战美国世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的地位了!不过要是产能超过两千万,岂不是说,各大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极其激烈?

如果说是这样的话,方明远想要让秦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