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有这么一个文明,那么他们应该很乐意将核心还给我们吧,毕竟这东西可是烫手得很啊!”

“我想也是,那么寻找的事情就交给你文大将军了。” 水忘秋说着便起身欲走。

“额,你干嘛去?”

文莽连忙停下来回踱步的身躯,转向水忘秋,继续开口道:“我说老水啊,水爷。这事可不能没有你啊,毕竟是你的团队一直研究的东西,我想再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它了,找到它还得靠你啊!

对了,核心应该是开着信号的吧?要是开着信号,也许进入到宇宙中就可以收到其量子纠缠信息......”

水忘秋用一个眼神再次告诉文莽战星核心智能程序处于休眠状态之后,才开口说道:“即便开着,纠缠的量子也会失去其特性,毕竟再断开道路的时候,已经相当于切断了量子纠缠态,隔着一个宇宙呢!

跟智子进入四维碎块是一个道理,智子盲区其实就是量子纠缠盲区,失去了纠缠态的量子想要重新纠缠,就必须重新来。”

“那岂不是说...找回战星核心等于大海捞针?”

文莽愣了愣:“搞毛,这大海可是宇宙海啊,这么大个宇宙找这么小的战星核心也太丧心病狂了吧,还不重新造一个呢。”

可不是嘛,一般宇宙光是可观测范围就是930亿光年,这当然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从地球的视角看,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大约有460到470亿光年之间。

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今不是才过了137到138亿年么,那么宇宙的范围应该也是137到138亿光年才对呀。

然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来算,宇宙的大小可不是这么计算的。

在通常情况下,常常有人将137到138亿年当做宇宙的大小,想当然的认为宇宙中既然没有比光速更快的物质,那么把137到138亿年当做宇宙大小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这一点却是未能考虑到宇宙是不平滑的结果。

事实上,于是时空由于膨胀而变得弯曲,光的速度乘以宇宙的时间间隔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物理意义。

宇宙大爆炸之后,时空是同时产生的,大爆炸之前,宇宙空间并不存在,空间跟时间同时诞生。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空间的膨胀速度是比光速要快的,这符合闵可夫斯基时空的狭义相对论。

这是宇宙空间本身膨胀超光速想象,在大爆炸之初就是如此。

一些宇宙的曲速航行的超光速运用类似的原来避开了相对论效应,它们都不违反相对论。

宇宙不断膨胀,而光速如此缓慢,因此受到光速的制约,我们通常观察到的宇宙其实是远远小于可观测宇宙的。

观察到的宇宙可称之为已观测宇宙,大概就相当于某些人嘴边常常提起的‘已知宇宙’最大...中的已知宇宙。

可观测宇宙的定界十分微妙,那部分膨胀速度比光速快的,人们永远观测不到了,而恰好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