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东域中州赵国,地处东域腹地,灵川大泽,沃土平原,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梁都,元正佳节刚过,诺大的古都雄城仍旧沉浸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之中。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自是不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市井街集俱是批红挂绿。满城店铺酒肆宾客盈门,主道之上亦有无数行人流恋摊贩之前。

若欲述之言语,也唯有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尔。

与梁都城西的热闹喧哗不同,仅仅一河之隔的城东却是宁静雅逸,颇有几分含蓄之美。

满城功勋贵族盘踞,各家府邸或庄严肃穆或大气磅礴,一切均森严井然。

说到这河,虽以河称之,说的却乃是横穿梁都而过的悠悠漓江。

说来有趣,赵国帝宫位于梁都正中,横跨此江。此江两端出帝宫三五里之后,便水分两派,一派奔流南归,曰漓水;一派却溯流北上,谓之怒!

怒水汹涌,激流跌宕,两岸流经赵国皇室园林,奇峰怪石嶙峋,袅袅水雾飞溅其上,气象万千。

而漓水恰恰截然相反,绿水潆洄,碧空流云垂落,映照于水中,山河国色,景致犹胜锦绣画廊。

两岸秦楼楚阁林立,无数风尘女子莺莺燕燕的搔首弄姿于河畔,给整个梁都漓水染上了几分旖旎的色彩。

每逢佳节,正是漓水怒江最为热闹的时候。

勋贵子弟、富家公子成群结队的踏青而来,或怒江激流,或泛舟于漓水之上。

更有无数画舫徐徐漂流,丝竹歌舞不休。

这一日,梁都漓水景致最为秀美的一处水湾之上,高达六层的画舫楼船徐徐靠岸,楼船底层水浆频动,泠泠的江水溅起一片迷蒙。

楼船之上,歌舞升平。

近百锦衣华服的公子携带仆婢,群聚于此楼船之上,成排娇艳动人的舞娘手端琳琅满目的瓜果,袅娜行于人群之中。

每个盏茶功夫,便有郎朗诗词咏诵之声顺着东风传开,激起喝彩无数。

可谓是词赋满江。

画舫六层,木殿覆顶,方圆数十丈的楼船甲板镶金嵌玉。甲板之上席开百筵,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尽头靠近台阶的地方,丈许高台耸立,其上十余容颜秀美的女子婀娜盘桓,遮体的轻纱在旖旎的光影之中若隐若现,却难掩轻纱之下的诸般妙曼风姿。

丝竹之声,犹若天籁纶音,舞姿更是动人。

席案最前方,一圆脸胖子身着蟒袍,头戴冠玉,腰间一条腾龙戏空紫金带,极尽奢靡。胖子侧身坐卧席前,狭小的眼眸扫在高台之上时而乍现的丰腴雪白之上,笑着咂了咂嘴,旋即俯身拾起席上金樽,高高举起,遥遥对着席间数十公子示意,而后展颜笑道。

“漓水诗会,乃我朝梁都诸多诗会之最。一则彰显我朝文风之盛,二则能闻诸位佳句,也算是一桩美事。”

圆脸胖子迎着颇为惬意的清风,就这唇齿之间的琼浆甘甜,神醉回味半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