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肃穆崇敬。

即使在汴梁。直接或间接与杭州钱家有关系的人也有不少,在以往钱老的死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个概念而已,故事说出来之后。这些人以各自的形式缅怀或是吊唁,也有大量的文人士子,来竹记中听这么一个故事,而后热血沸腾,而后泪满衣襟。

这些人是否在听了故事之后就有了与钱老一样的殉道勇气固然两说,但由于宁毅是最后与钱老交谈之人,竹记因此获得了一些宽容和照顾,宣扬草莽英雄的事情,也就没有一面倒的被抨击,而是或谩骂或讨论的分成了两派,也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汴梁士子们的中心讨论话题。

而在这一切繁复推进的同时,背后的那个男人,却仍旧是未曾在人前出现过……

心中想到这些时,师师走进了自己的院落,庭院里的大榕树在微微的风里投下了浓浓的树荫,蝉鸣阵阵中,空气仍旧显得有些闷热。周邦彦坐在茶几前的木地板上等着她,这位在武朝文坛享有盛名的男子也已经年近四十,他长得固然不是奶油小生的帅气类型,但那一丝不苟的衣冠,微微显出白色的鬓角与这些年来身上的风尘,以及为官的经历,仍旧将他塑造成了颇有魅力的男子,眼见师师过来,周邦彦抬了抬手,请她落座。

两人相识数年,若要说相知的心情,在这个对爱情并不严格的年月里,恐怕也是有过的。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男人,也该是最接近过李师师心的男人之一,也算是相处融洽了。落座之后,品茶、几句闲聊,周邦彦道:“我前次所说之事,师师可有答复了?”

前一次来到矾楼之时,周邦彦曾经提起要为她赎身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此时谈起这件事,是合时宜的。师师的年纪,已经过了花魁的黄金时期了,虽然如今还有许多人捧场,但接下来,毫无疑问的将走向下坡路,嫁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以身份论,周邦彦的官位虽然不高,但他本就有足够的才名,往日里跟李师师走得也近,由他纳她为妾,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归宿了。

师师捧着茶杯,张了张嘴,但最终没有说话。院落里蝉在响,周邦彦等了一会儿,为两人添了茶水:“其实你我也知道,在你身边诸人当中,我理解你。往日里你爱游历四方,从名家学艺,在一起之后,怕也只有我能支持你。因此,你我在一起,该是最好的了……你终是要嫁人的。”

师师沉默了片刻,再端起茶杯时,望向外面的院子,语声不高:“美成兄,其实我最近在想,也许也不见得……非得嫁人了……”

“……五台山的时候,空度禅师就曾说过你有佛性……那好像也不是第一个说你有佛性的了。”周邦彦愣了愣,又笑了笑,“只是在当时你说,有些时候你看得透,却也无所谓,人总是要和别人一样,才更幸福些……怎么了?终有看不透的事了?还是说看透了,过不去了?”

“啊……”师师叹了口气,随后又道,“啊……”只是听起来也像是“唉”的叹息。

“我听说了你去赈灾之事,也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