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婚姻就在婚姻有道。欢迎回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神圣婚姻状态的一些特点。也指明了你如何达到神圣婚姻的方向——「合而为一」。具体来说,有两个部分组成:

1、习惯于用「我们」来思考、感受和表达;

2、主动且无条件的爱

可能听到这里,你还是有些迷茫,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这节课就结合一个实际的案例来看看,其他人究竟是如何应用指南三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的。

大春和冬梅是一对二婚夫妻。

他们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但离婚之后,两个人没有自暴自弃的认为无法再次走入婚姻,反而积极的学习经营婚姻所需要的能力。在婚姻有道的课堂上遇到彼此之后,两个人都感觉对方就是那个自己想要寻找的另一半,所以很顺利的进入了婚姻。

因为有第一段不幸婚姻的经历,所以他们更加的相互珍惜。又加上多年的自我学习和成长,两个人的婚后关系密切,很快就进入了信心婚姻状态。大多数时候,两人感觉还不错,但每过一段时间,两个人就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虽然两个人也能很快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但这类情况总是时有发生。

大春对导航员说,比起上一段婚姻,这段婚姻不知好到哪里去了。但自己总有一种费力的感觉。说每句话,做每件事之前要很用心的思考和感受对方,好累。

导航员告诉大春,这是信心婚姻的正常表现。之所以大春现在还觉得累,是因为还没有达到真正合一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两个表现形式。第一,完全习惯于从我们出发来考虑问题。第二,彻底的放下自我的局限,主动、无条件的爱对方。

过了几天,大春跟导航员反馈了一件事。

冬梅最近在忙一个新项目,遇到了一些问题。回到家里愁眉不展。大春主动向她询问,冬梅把事情讲了一遍,然后请大春出出主意。大春听完事情的经过,想起自己之前也有类似的经验,于是详细的向冬梅描述了自己当时是如何做的。没想到冬梅越听越皱眉头,等大春一说完,就回复说:你说的那是你,你能干出来这事,我又干不出来,能不能出点我能落地的意见?大春听了这话有点不高兴,心里想:是你要听我的意见的,听完了又这么说。我肯定只能分享我是怎么做的,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为什么要问我然后又斥责我?

冬梅见大春拉下了脸,心想:问题没解决,你还要吊脸给我看?感觉心情更不好了,饭也没吃完,把碗一放,就回屋了。

大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想,自己好像也没做错什么?为什么两个人又闹的不愉快了,到底该如何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过了一会,大春端着一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