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儿子蹲在菜地边上嘘嘘。

沈舟横抱着孩子回来,坐在自己的大腿上道,“首辅大人徐茂行曾在先帝在位时,上了过类似的奏疏《论时政疏》,其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朝廷的看法,还列举了当时朝廷存在的宗室、吏治、边防、财政等等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当时官场弊病的关键在于考课不严,名实不核。不过这份奏疏先帝并未重视,加上他在内阁排位最小,又因为其父驾鹤西去,回家丁忧了。”

齐夭夭黛眉轻挑轻笑出声道,“原来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你这话听着不顺耳。”沈舟横伸手捏捏自己的耳朵道。

“实话通常不顺耳。”齐夭夭点漆黑亮的双眸看着他说道,“继续说。”

“原来的考绩是,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沈舟横不紧不慢地看着她说道,“本朝建立初年还能严格执行,但是现在都过了百年了,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或者流于形式化,或成为官员们争权手段。简直是官场中的丑剧和制度变质,必须整顿吏治,我看邸报上写得很详细,对其所办各事官员均规定期限办妥,执行力度很大,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嗯哼!”齐夭夭闻言笑了笑看着他说道,“就这些吗?如何执行?”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沈舟横闻言有些兴奋地说道。

“明白了,以内阁统领监察机构、再以监察机构监督庙堂六部,并以六部统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齐夭夭非常简练地说道,“通过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最终使内阁成了变革的中枢,控制了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构。看样子整顿吏治是第一步,先把做事的人给理顺了,后续肯定还会出台各项变革。”

“对对对!”沈舟横高兴地点点头道。

“就不怕换汤不换药吗?这执行力度不够,达不到你希望吏治清明的效果的。”齐夭夭眉峰轻挑看着直白地说道,“官官相护,占着茅坑……”

“这话太粗俗了,你懂我的意思就好。”齐夭夭轻抚额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沈舟横闻言微微勾起唇角莞尔一笑道,“这些年来,官老爷们……”食指划过眉头道,“我现在这嘴上也是老爷们。”

“怎么难道不是,还是高高在上的老爷们。”齐夭夭轻哼一声看着他说道。

“是是是。”沈舟横眸光宠溺地看着她说道。

“你认为贪官污吏能杀完吗?”齐夭夭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