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八今年十岁, 却一天学堂没见过。

听梅朵提及上学的事, 梅小八立时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了精神气,耷拉着脑袋,小声道:“俺爹说,家里大人忙,让俺在家里看弟弟。”

梅朵皱眉道:“你后娘让你看了?”

要是真的留梅小八看孩子,这孩子怎么还有功夫满村子瞎跑,不过是借口罢了。

梅小八摇摇头:“俺娘说,俺弟还小,过几年才能带他玩。”

梅朵皱眉:“你那弟弟比你小四岁,今年也六岁了,明年上不上学?”

梅小八虽实在,也不是傻子,脸上带了几分委屈:“俺听俺娘跟俺爹说了,说俺弟弟有灵性,跟四哥小时候一样,要好好给他赞钱,以后家里也多个秀才公。”

这“四哥”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是秀才的梅晟,在族里排行第四。

真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梅朵气恼不已。

偏生梅小八那后娘耿氏是个极会做面上功夫的,不能说待小八如同己出,可也没有打骂过,吃饱穿暖,看不出有什么不对之处。可是整个梅氏一族都让子孙读书博取功名的时候,耿氏拦着不让小八读书,这心就歪了。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这启蒙认字没有太大抛费,可要是一直读下去,这负担不是一般重。这耿氏明显要留在小八在家做牛马,以后供她自己的亲儿子读书。

梅朵旁观的,都看出这点,就不信梅小八的老子看不出这点,不过是心偏了。

“以后你有空就过来,姐姐教你识字。”梅朵道。

梅小八闻言,眼睛闪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俺就还能闲一个月,俺爹说俺不小了,以后跟着他学侍候庄稼。”

之前梅小八年岁小,耿氏又是爱好名声的,自然不愿意背个恶毒后娘的名声,如今十岁了,搁在别人家也跟着下地,自然就心安理得这样安排。

梅朵心中憋闷,在外人看来,耿氏这后娘心慈,供着小八吃饱穿暖不说,还不指使他干活,任由他每天河边摸泥鳅,上山打鸟,成了村里有名的顽童。

实际上,耿氏是让她兄弟过来,暗中教的小八摸泥鳅、打鸟,那以后就日日催他出来,但凡有收获了,不是自家解馋,就是拿去送礼,在外将小八夸了又夸,使得小八不得不将摸鱼打鸟之事当成营生。

落到村民眼中,就是梅小八这孩子安静不下来,太淘气了。就是梅小八没有入村塾之事,也没有人会相信是梅家故意不送他读书,只当他淘气坐不住,不肯读书。

自家姑侄两个吃了这孩子不少顿泥鳅,之前除了桂家二房,其他村民给他们姑侄都是冷眼,这那丁点儿温暖,全是来自这个孩子。

梅朵莫名生出一分豪气来,道:“你想不想去读书?姐姐送你去村塾好不好?”

梅小八听得呆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摇头道:“不用,不用,俺笨呢,不是读书的材料,不用瞎了九姐的钱。”

梅朵皱眉道:“你又没去过,怎就晓得自己笨?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