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己就得累到崩溃了。

段祺瑞看第三师还在北面至少五十公里外(yimixs)•(cc), 也就是下令在蚌埠暂时休息◃([(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一方面是让士兵们恢复体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补充军需。

在苏北战事里头,皖军的后勤供应就不及奉军,不过因为皖军的后勤补给线相对来说要短一些,前中期依靠京杭运河等手段也能勉强保证前线大军的供应。

但是自从宿迁失守,他段祺瑞带着第四师以及两江第一旅突围而出的时候,只带了少量弹药,后续突围转进到蚌埠后。

粮食方面还好,士兵随身携带的好好几日份,撤退的时候第四师辎重部队也带了部分的粮食,这抵达蚌埠之前,军中还没有断粮,不过就算断粮了问题也不大,没粮了可以就地采购。纵观中国近代军史,就没见过那支近代化军队是被饿死的。

民初时期的中国可不是明末,民初虽然混战频繁,但是基本的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并没有被大规模打断。

辛亥后的数十年军阀战争虽然频繁,规模也不小,但实际上对当地民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影响并不大,因为民初的军阀不是流民头子,他们是军阀,视自己的地盘为争霸的根基,对辖区里的民生、经济发展其实还是比较关注的,阎锡山、张作霖两人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他们不会和李闯等明末流匪一样把农民的青苗践踏一空,不会把农民的房屋一把火烧光,然后把这些失去家园的农民纳入自己的流民大军里,然后再喊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也不会和太平天国里的那些人一样喊出什么均田地的口号,然后把所有的财物都收刮到宫中在享用,更做出什么男女分营的荒唐事来。

民**阀们大多是野心家,而一个理智的野心家,是不会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

段祺瑞也是这种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在地盘上大肆搜刮金钱养军扩军,不过这种搜刮可不是说直接把整个城市给屠杀了,而是通过加重赋税,设立关卡征收税款等手段。

因此之前处于段祺瑞控制下的苏北地区,基本的民间生产活动并没有被打断,尤其是农业生产还保持在正常水平,这种情况下,第四师就算自身没有军粮了,也能够从民间征集到足以供应大军的粮食。

实际上不仅仅皖军这么做,后勤压力更紧张的奉军同样在战区大肆征集粮食,这倒不是奉军在后方没有粮食,而是后勤运输量有限,奉军的后勤部门更愿意把这些运力用在弹药等物资的运输上,至于粮食则是通过就地采购,或者向那些大粮商采购后由粮商自行运输到战区。

对于奉皖两军来说,粮食问题都不算大,真正影响他们作战能力的后勤因素不是粮食,而是弹药的供应。

第四师从徐州撤退的时候,虽然带了少量弹药,但是一路上消耗了不少,为了恢复部队的弹药储备,段祺瑞早在徐州突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电报命令留守金陵的军政官员紧急从金陵、上海等长江沿线调动了大量补给北上蚌埠用以补充第四师的损失。

如今第四师抵达蚌埠后,也就可以得到这些补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