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宽敞整洁的上远街比起来,牛马巷就显得简陋多了。两边的门脸小,房屋也低矮,只有几间临路开着店,后面却都住有人。

那几间店都是农具店,田小满往第一家走了进去,她看见地上和墙上挂了几件农具。心头先是一喜。她在大学读的是农学专业,大学所在的城市有座免费参观的博物馆,里面专门有个厅是讲农业生产的变迁。

因为跟所学的专业相关,有的女生是闲下来就去逛街买衣服,她则选择了去那个农业生产的展厅,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了农具、耕种方式、生产资料的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尤其是那些农具,她小时候还在村子里见过,只不过后来农业机械化程度突飞猛进地提高,它们好像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不见了。而此刻,好像都还原到了这个农具店了似的。又仿佛从博物馆的展示柜都走下来了。

这个是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mò),那两个是中耕用的锄和铲,还有收割用的钩、镰。那个叫耙吧?是用来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的。耒耜(lěisì)跟个叉子似的,这两个字田小满开始不会念,回去后专门查了字典,用来翻土的。形似形似“V”形的叫耨(nòu),专门用来锄草的,两边是刃部,有细锯齿,便于切割草的根茎。

怎么田小满又很想哭笑不得,为什么这些农具她都认识,难道就是为了穿越过来做准备的?可以看出来,大良朝已经有了铁制的农具,只不过样式只有这些。要说人在地里做农活,使的可不就是这些农具吗?

其实这些农具比现代农村里用的种类还是要多,那是因为现代农村机械化已经很普及了。对了,这里怎么没有农机具?田小满指的是那种能代替人劳作的东西。她在第二家农具铺子里终于看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东西,有厚刃和木制的框架。

店主见田小满对这个感兴趣,便走过来跟她介绍,这个叫直辕犁,是播种用的,前面可以用牛来拉犁,省了人工力气。

“等等!这个是直辕犁啊?”田小满一边将眼前的实物跟博物馆里存放的那具做比较,一边又想起了个东东――那就是曲辕犁!

这曲辕犁可不简单!田小满终于想起来了,曲辕犁是直辕犁的改良版,据说是解决了直辕犁转变不灵活、起土费力和效率低的问题。

“这里有没有曲……”田小满差点说了出来,但又改了口,若是曲辕犁根本没有面世的话,她问这个有什么意义呢?“这里还有没有别的犁?”

“小嫂子是外地人吧?这里用的就是这种犁来耕地和播种,可好使了。小嫂子要不要买一个,保管你用了准说好。”

田小满从这店员的话里听出来了,曲辕犁还没有在大良朝面世。不仅如此,她在博物馆里看到过的用于播种的耧车也没有见,可见这里田地里的生产效率还是很低啊。

最后田小满买了一具小型的铡刀,现成的只有这个能斩断那些农作物的枝杆,先将就着用吧。这里没有电,那么制作一个用脚踩的粉碎机也是可以考虑的。

从镇上回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