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贵卿在张作霖的大帅府的书房内谈了许久,外人不知谈话的内容如何;只知道鲍督军战战兢兢的一副认罪的模样进去;满脸春风的出来,如且张大帅笑哈哈地亲自送出大帅府,仿佛黑龙江‘假米事件’没发生过,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切平静如常!让那些以为会掀起吉林官场风雨的人士大跌眼镜,不知道张作霖玩得是啥手段。

孙晋听过后,当场一愣!随后莞尔一笑,心中不由感叹张作霖这只老狐狸的老练与狡猾,任何小瞧张作霖的手段的人士都会吃亏的,不信你走着瞧。

第三天《奉天报》率先将‘黑龙江假米事件’进行详实的披露,任何一个细节都没放过,有文字有图片,图文并茂;报道还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记录一一详细:有督军署的高官、商业精英、社会贤达人士,最多是市民百姓。语言都是通俗易懂,口语化见多,尤其是底层老百姓粗口骂人的话,报纸编者没有任何修饰,读者身临其境;《奉天报》对此事件没有任何评论和政治倾向。

随后几天关内有名的报纸如《申报》、《民报》、《中国时报》、《大公报》等多家报纸纷纷转载,并加以自己的评论:评论有针砭时弊,讽刺张作霖的管理无能,出了这样的丑事;有专门指出是谁在顶风作案,知法犯法,还抨击鲍仁世为富不仁,投机倒把的行为,分析鲍某为何明目张胆的发国难财,背后势力是谁并暗示出吉林督军的参与其中投机行为。

鲍贵卿此时才闻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厉害啊,张作霖既然闷声地顶着报纸对他的讥讽也要把此事抖露出去,借自己的远房亲戚的投机事件向他身上泼脏水,将他鲍贵卿搞臭。前几天在大帅府的书房内张作霖对此事一句也没批评和评论,只是说鲍仁世是鲍仁世,你吉林督军就是吉林督军,两者不可混淆,只要你鲍贵卿没参与此事就可以了,还笑哈哈的送出大帅府。

鲍贵卿以为没事,自己根本没参与鲍仁世的投机,张作霖更不会借此事扳倒他。毕竟他鲍贵卿也是奉系中的一员,虽然没有孙烈臣那么为张所信任,张作霖也会考虑当年若没有他鲍贵卿的支持,怎能将直系孟恩远挤走黑龙江,完成张作霖东三省的布局呢?

可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鲍贵卿顿时清醒许多:张作霖的手段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前几天高唱兄弟情深,今儿个却翻脸不认人啊!而且张不出面,让报纸等新闻媒介做炮手,对自己逼宫下台;不是他张作霖强迫你吉林督军下台,因为张作霖还念着兄弟情深啊,手段高明啊。

鲍贵卿手中拿着一份报纸,背着双手在书房踱着慢步,心里不停地思索对策。鲍贵卿不会这样甘心被张作霖欺负,要反击!可如何下手反击呢?对了,既然张作霖利用新闻媒体搞臭他,那自己为啥不利用新闻媒介反击呢。想罢,他吩咐副官把督军署的几个亲信幕僚到书房来详实斟酌。

孙晋这几天回到了奉天,天天忙得脚不离地:主要是与甘选荣洽谈如何组建东北药业股份公司。制药的设备已经到了奉天了,场地选在阜新,这是孙晋决定的。阜新海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