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文化水平现在都非常高, 最低也是高中毕业水平, 一些专业知识深度堪比普通硕士了。

比如黄宝旺,这家伙作为后勤物资管理负责人,靠着一大堆统计类书籍,经常请教炸药厂的化工大师傅,有着极其敏锐的数字直觉,仅仅从详细账单中,就能看出哪里物资有问题,哪里出现了蛀虫。

和他这个正牌大学生一样了。

甚至连最近才开始努力学习的李云龙,肚子里的墨水也越来越充实,能拿着一本书和他聊得有来有回了。

这群人,仿佛都没有知识理解障碍,只要一步步的来,不跳跃式学习,任何基础类的知识都能掌握,哪怕高深一点的,花些时间也能啃下来。

这不符合常理。

他在燕京大学里见到的那些超级顶尖天才,在国外都闯出大名声的家伙,也就这个学习天赋。那种人,这么多年来也就十几个。而独立团里面有一大堆。

好在这是好事。

压下心里的疑惑,赵刚说出了他的想法:

“咱们现在,有没有能力生产全套铁路设施?”

目前根据地运力需求极大。

不仅仅是陈老板的万都起步的粮食,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还有机械厂每天消耗的几十吨废旧钢材,发电机消耗的大量煤炭。

现在靠大骡子拉新式板车,加上大量人手还能撑一下。

但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再过个半年绝对不够了,人再多也没用。

虽然运输队规模越来越大,大骡子也越来越多,但双方增长完全不成比例,况且大骡子主要装备部队,而部队也在急速扩张。

靠陈老板的汽车不现实。

汽车运输能力虽然强,但需要动机械的人维修和保养,今后部队也计划装备大量汽车,所以赵刚第一时间想到了火车。

火车载运输能力比汽车大大,但技术难度却低一些。

人才也容易找,根据地有不少以前在铁路干过的工人。

“可是可以,别说是钢轨了,就算是火车头我们也能制造,这两个东西很简单,没有任何难度,陈老板给的资料书里面就有全套设计图和制造数据。”

孙德胜两手一摊,语气可惜:

“但咱们钢材不够啊。”

“就算是轻轨,加上配套设施,也要消耗不小的钢材,现在咱们产量不足,机械厂又要扩大生产机枪和一些机器设备,根本腾不出来。”

这事,他早就想过,也研究过,咨询过大师傅,目前独立团根据地有足够的技术,但没那个条件。

“这个我知道。”

赵刚当然知道团里钢材不足,他问道:

“如果钢材足够,能不能生产出来?”

“可以。”

孙德胜点头:

“没有任何问题。”

“那你和厂里的大师傅准备一下。”

赵刚接着说道:

“我准备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