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对英国的切身利益构成威胁,使英国丧失主导欧陆局面的能力。

只是,两人对此都无信心。

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不是法国、也不是俄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且帝国已经对英国构成威胁。

换一个角度来看就能明白,英国也不希望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展壮大。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即便能够得到英国的同情与支持,法俄结盟也在所难免,照样会对帝国构成威胁。

至于英国是否会在必要的时候出手相助,还是个未知数。

综合来看,帝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所幸的是,皇帝与三位大臣持相同的观点。

剩下的就是,该如何来做。

讨论了半个小时,腓特烈三世决定,在四月初与皇后,带英国女王最心疼的外孙女维多利亚公主访问英国。

四月十二日,正是维多利亚公主的生日。

虽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并无实权,但是与英国王室搞好关系,对促进英德有益很有帮助。

“在此之前,还得做一些铺垫。” 冯承乾听从了皇帝的吩咐,不再处处恭卑。“皇室交往很重要,可更得表现出诚意,让英国相信帝国是值得信赖的盟友,也是欧陆均势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你觉得该怎么做?”腓特烈三世问了一句。

“不让英国觉得帝国是潜在的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重点放在陆军上,修改帝国的殖民地政策。”

俾斯麦的眉头跳了几下,因为冯承乾此话暗指他的殖民地政策有误。

“我们必须明白,英国无法容忍的是海上强国,而不是陆上强国。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却没能跨过英吉利海峡,最终兵败滑铁卢。如果帝国在海外争夺殖民地,势必要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也就势必对英国构成威胁,成为英国的头号劲敌。”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放弃海军?”说这话的时候,腓特烈三世也锁紧了眉头。

“当然不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不但需要金钱,还需要时间。可惜的是,帝国现在既无足够的金钱,也无足够的时间。同时与三个强国为敌,恐怕……”

“冯伯爵所言极是,现在确实不能与英国为敌。”毛奇附和了一句。

当然,毛奇的本意并非支持冯承乾,而是要借此机会为陆军说话,以免皇帝在海军上花费太多。

“既然如此,何不让伯爵负责海军事务?”

听到这话,腓特烈三世朝俾斯麦看了过去,冯承乾则暗自叹了口气。显然,俾斯麦仍然视他为潜在对手。

“冯伯爵说得没错,现在确实不能开罪英国,也就必须在殖民地政策上有所收敛,甚至得暂缓海军建设。只是,”俾斯麦朝冯承乾看了一眼,又说道,“既然是权宜之计,帝国就不可能永远也不发展海军。冯伯爵提到,打造舰队需要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