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万官兵,十四个主力师团中的十二个被派往朝鲜,二十八个预备役师团中的二十个也被陆续送往朝鲜。

也就是说,日本陆军有七成主力部队被用在了朝鲜。

在釜山被中国陆军攻克之后,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荡然无存。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能够坚持海军的南下方针,日本陆军把主力部队用到南洋战场上,攻打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么西太平洋战争绝对不会是这么个结局,日本至少不会这么快战败。

暂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在一九四零年底,日本本土根本没有可守之兵。

虽然到一九四零年底,日本提前完成了第二阶段战争动员,总兵力扩充到六百万,其中陆军就独占了五百二十万,但是此时的日本陆军根本算上不是一支正规军,跟治安部队相差不大。

别的不说,在五百二十万日军的手里,总共只有不到三百万支步枪。

为了武装征召的军人,日本陆军甚至从仓库里翻出了在日清战争时使用过的步枪,在翻新后重新使用。

可以说,日本陆军用的仅仅是强大的兵力。

根据战后公布的统计数据,到一九四零年底,日本陆军总共只有不到一千辆坦克、而且全都是轻型坦克,此外口径在三十七毫米以上的火炮为三千四百余门、迫击炮与掷弹筒总共有两万三千余具、重机枪为一万七千挺、轻机枪为三万二千挺,此外还有大约两千支从美国进口的冲锋枪。

这算什么呢?

当时,中国陆军的一个包含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师与两个独立旅的正规军中,有坦克四百余辆(主要是中型坦克)、火炮八百余门、迫击炮四百余门、重机枪一千二百余挺、轻机枪超过三千挺。

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装备总量,相当于五到七个中国陆军正规军。

到一九四零年底,中国陆军正规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个,而且其中至少有十个是加强的主力军。

如果从装备总量上讲,中国陆军的规模相当于日本陆军的十倍。

日军有能力守住本土吗?

显然,当时最值得怀疑的,还是日军有没有能力阻止中**队登陆。说直接点,只要中**队成功登陆,日军战败的可能性就为百分之百。日军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中**队挡在国门之外。

可惜的是,日军连这点能力也没有。

要知道,抗登陆作战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日本又是一个岛国,且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海岸线极为漫长,有很多适合登陆的地点,比如在九州岛,就有长达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需要守卫,其中有上千公里的海岸线较为平坦,适合陆战队上岸,也就需要日军重点守卫。

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绝对是在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比如,修建碉堡等火力点需要大量的钢材与混凝土,修建堑壕不但需要巨大的人力,还需要动用大量物资。

虽然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