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域的时候发起攻击(yimixs)•(cc)

有趣的是,李向龙并不认为第二印度洋舰队需要进行补给

➚本作者闪烁提醒您最全的《帝国风云》尽在[一米.小说],域名[(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虽然所有可信情报都表明,第二印度洋舰队在到达科伦坡的时候剩余燃油不多急需进行燃油补给,但是李向龙却认为,这么做太冒险了,斯科特不可能拿舰队去冒险因此很有可能在航行途中补充过燃油如此一来,第二印度洋舰队就不用急着进行燃油补给还能在海上活动很长一段时间

李向龙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第21舰队进入印度洋之前,中国海军派往印度洋的就只有潜艇,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印度洋上活动,没有多少远洋潜艇深入印度洋,因此也就没有对那些在印度洋上航行的船只构成太大威胁此外,在德意联军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印度到英国航线上的船只全部改走好望角,即运输船只得从北到南穿越整个印度洋从印度到南非的航线异常繁忙,随时都有数百艘运输船这样一来,斯科特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随时都可以从相遇的船只那里获得燃油如果英国皇家海军早有安排,就会让几艘油轮与斯科特舰队会合别忘了,海湾地区有大量由英美控制的油田,而且海湾地区出产的石油主要供应给英国,在印度洋上有大量英国的油轮

显然,李向龙高估了对手,或者说英国皇家海军的能力

不可否认,海湾地区确实是最主要的产油区之一,只是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很大整个大战期间,英国的石油主要来自另外一个主要产油国,即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就是全球头号产油国,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轴心国集团提供了百分之七十的原油此外,在苏伊士运河被封锁后,从海湾地区到英国本土的航线近两万公里,运输成本十分高昂,而且在北大西洋上,还有数百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潜艇严阵以待,大部分油轮在到达英国本土之间就被击沉了,导致运输效率十分低下受此影响,英国很少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船只从海湾地区把石油运回来

运输成本上涨,以及巨大的航运风险,同样导致印度的地位大幅度降低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印度的物资,几乎是英国的生命支柱在海运遭到破坏之前,英国消耗的粮食有百分之六十来自印度,此外还有大量矿产资源、经济农作物等等都来自印度

在苏伊士运河被德意联军控制之前,印度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是,随着同样印度的捷径被切断,印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主要就是,航运成本与航运风险,已经抵消掉了印度出产物资的价格优势,让英国从印度获取物资变得得不偿失

虽然在一九四二年中期,印度洋上有大约一千艘英美船只,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排水量在两千吨以内的小型货轮,五千吨级的中型货轮不到一百艘,而万吨级的大型货轮只有三十艘左右,且都集中在靠近澳大利亚的东南印度洋上,主要负责为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美军运送作战物资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