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

因为工作量太大了,真的太大了,单靠现有的几个人根本不够用,纵然四月、五月开始又陆续从国子监的工科挑选了一批人来,还是捉襟见肘。

又忙了几个月,工研所上下都熬出两个大黑眼圈,叫苦连天起来。

无奈之下,高程就向秦放鹤申请,说能不能让他向天元帝进言,正好趁着明年的殿试,单独加开一科工学考试,面向全国筛选出色的算学和工科人才。

秦放鹤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转头就跟天元帝说了。

这个时代,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没有高精尖的电子计算机,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人工手搓心算,工作量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庞大。

就很简单的几个零部件,若想细分下来,图纸可能就有几丈宽窄,足以铺满一间屋子,需要三名以上的“工程师”合作五天。

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只能天才扎堆,人力来推。

天元帝一听,先是觉得很有必要,可一想到可能的开销,又有些头大。

您咋怎么抠呢?

秦放鹤就说:“历来工科便不受重视,如今朝廷公开要,他们必然感激涕零,哪里还会计较什么报酬?住处都是现成的,庄子上多的是空屋子,日常吃喝也有限……纵然有本事的,一年考察下来,随便许他们个八品、九品小官儿也就是了,所需俸禄也都有限……”

高丽都要赔款了,还差这点儿?

回头再在高丽租借圈定几处,用他们的人给咱们开矿,银子、煤炭、宝石都有了,何愁没有源源不断的国际收入!

天元帝一听,嗯,这么算来,好像确实花不了几个钱儿,于是拟旨,五百里加急传遍各府州县城。

不过人来了怎样安排,出什么考题,都要详细筹划,所以等分派到下面各个衙门,已经是十月了。

秦放鹤手里还管着农研所那边一档子事儿,忙起来之后,就忘了给卢实回复……

忘了就是忘了,故意的还是真心的,谁在乎呢?

秦放鹤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瞧瞧,卢学士多么有活力!

之前是“小阁老”,是儿子,如今活得跟孙子似的,都要返老还童了,卢芳枝不得感动坏了?

次日,朝廷准许来年加开工科考试的消息传到工研所,卢实和高程总算暂时安静下来,觉得可以再挤一挤了。

整个天元三十六年,高丽和辽国那边的消息就没断过,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也都能说上几句。

主要矛盾向外转移,内部矛盾就相对的缓和许多。

再加上卢芳枝一党也安静了,这一年间,大禄朝廷上下竟空前和谐。

唯一可惜的是孔姿清被派出去做秋闱乡试监考官了,等到阅卷结束,返回京城已经是腊月,累得够呛。

秦放鹤带着阿嫖去探望,“这一趟可瘦得多了。”

监考官需要避开自己和妻族、师门的籍贯所在地,若有明确政敌的,也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