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

也就是这一轮变革引发了“航母无用论”。

在“航母无用论”甚嚣尘上的那几年,帝国海军还专门组织人员,就是否需要继续建造大型航母进行探讨。帝国论议两院的军备委员会还专门拨款,委托设计方搞出几种中型与小型航母的设计方案。要不是帝国海军坚决反对,白止战与李铭博等名将还健在,恐怕在第一批“陈炳勋”级建成后,论议两院的那些大老爷就会强迫海军建造4万吨,甚至2万吨的中小型航母。

此后,导致军情局局长引咎辞职,数名海军将领提前退役的“吨位事件”,也跟“航母无用论”有关。

显然,必须得重塑航母在海军体系当中的价值。

在周涌涛入主首辅官邸之前,帝国海军的众多将领,一直在为此努力。

其实,带头人也就是周涌涛。

做为在白止战之后,帝国海军最为杰出的统帅,周涌涛对航母的认识,其实还在白止战之上。

不要忘了,白止战是从战列舰时代走来的统帅,而周涌涛在一线部队服役的几十年都是在航母上度过。

出任首辅之前,周涌涛把重点放在舰载航空兵这边。

在他的推动下,“战-9”项目顺利推进,而且有了“战-12”项目,由新式舰载运输机充当平台的“巡-4”舰载反潜巡逻机与“指-11”舰载预警机,以及在相互妥协之后由海军牵头的“攻-x”项目。

只是,在这些项目瓜熟蒂落之前,周涌涛就住进了首辅官邸。

在海军航空兵的主要舰载机项目当中,以“运-7”双发舰载运输机为平台,被寄予厚望的“指-11”迄今都没完成,甚至连样机都没制造出来。在5年之前的新历145年,该项目被无限期搁置,替代方案是把为其研制的雷达系统装到“指-6”上面,发展一种价格更低廉的舰载预警机。

受此影响,就连“运-7”项目都被束之高阁。

所幸的是,抢先起跑的,也是在前期最受重视的“巡-4”推进得非常迅速,在“运-7”项目下马之前就完成了验收试飞,还拿到了帝国海军的订单,顺利加入了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序列。

在周涌涛策划的海军第三轮变革当中,“巡-4”是最重要的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反潜巡逻机是去掉航母“攻击”头衔的关键所在。

在航母打击群里面,攻击航母不承担反潜任务,准确的说是舰队反潜任务,因此在攻击航母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里面,通常没有反潜巡逻机,最多配备几架反潜直升机,舰队反潜任务由反潜航母承担。

这么安排,主要就是反潜巡逻机不够先进。

在“巡-4”之前的“巡-2”,以“运-6”双发活塞螺旋桨舰载运输机为平台,性能根本算不上先进。

虽然后来进行改进,特别是换上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巡-2”的性能有了提升,但是依然无法应付增强的威胁,反潜作战效率无法达到海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