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yimixs)•(cc), 纽兰海军的a-12项目跟“攻-12”项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最明显的区别⊙(一米小&说)⊙[(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也就是受到搭载平台的限制,纽兰海军使用的蒸汽弹射器的性能稍微差一些,舰载机的起飞重量更低,因此a-12的尺寸与重量都比“攻-12”小,在主要性能上有一些差距。

不过,最为重要的就是,a-12肯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服役。

其实,该项目从启动到现在,已经延期了数次,而且很有可能会继续推迟。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才另辟蹊径,用多用途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

在此之前,纽兰海军都是用航程更远的重型攻击机执行侦察任务,而多用途战斗机的航程都不会太远。

只是,多用途战斗机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有更强的自卫能力,不但能应付敌人的防空战斗机,也意味着在遭到拦截之后,不需要立即转向返航。

如果需要,甚至能强行突防。

比如f/a-18d,在海平面的最大飞行速度都超过了音速,高空速度达到了1.8马赫。虽然比f-14b这样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慢得多,但是能以更快的速度飞行,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不算航程,f/a-18d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确实超过了a-6d.

要说的话,1500千米的作战半径其实也够了,毕竟a-6d在挂上4枚反舰导弹之后,作战半径也就只有这么远。

如果考虑到时间敏感性,也就是常说的时效性,再远也没有意义。

只是,f/a-18d根本就不是隐身飞机。如果是在中高空飞行,那么在很远之外就会被敌人的预警机与防空战舰发现,然后遭到战斗机拦截,或者是遭到防空导弹攻击,同样无法突破舰队防空网。

针对这个问题,除了要在战术上取巧之外,还要在技术上下功夫。

按照安排,这些f/a-18d在到达侦察海域之后,都降低到超低空,尽量把飞行高度控制在50米以下。

这个高度,已经处于防空战舰的探测盲区。

即便是预警机,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也不会远到哪里去,通常在300千米左右,而且受到海面反射产生的干扰,识别与锁定距离都在200千米以内。如果天气太糟糕,还会进一步缩短。

不过,这不是关键所在。

每架f/a-18d挂了两具任务吊舱,其中的一具搭载的是光学侦察设备,另外一具是电子对抗吊舱。

该吊舱内,有一套完整的电子侦察与对抗设备。

关键还有,这套设备不但能探测到防空战舰搭载的对空搜索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对预警机也一样。

其实,这就是一部雷达告警设备。

依靠这套设备,侦察机能及时知道是否被敌人发现,并且在遭到攻击之前进行规避。

此外,还能够根据截获的无线电信号,对敌人的探测平台做出大致判断,比如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