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语尤未尽,还是让大人把话说完吧。”

赵明诚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高峰还有后话,只是被他无理的打断了。

赵明诚忙拱手道:“请高大人继续。”

高峰岂能看不出赵明诚的小心思?不过,他没有点明,而是说道:“赵大人致力金石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特别是《金石录》,已比肩欧阳公的《集古录》,称得上是金石研究的先者。只是从古至今,金石多不胜数,虽有二册,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还有大量的金石没有收集和摘录,对此赵大人不觉得遗憾吗?”

这番话虽未解答赵明诚的疑问,却也说到赵明诚的心里去了。

欧阳修的《集古录》共十卷四百多篇,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总计有千种。

《金石录》三十卷,著录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的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著录拓本有二千种。

《集古录》和《金石录》合起来著录的也不过三千多种,这还不排除二者重复的内容,也就是说,还有大量的金石种类并没有被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长期进行金石研究的人员,赵明诚自然希望把《金石录》再次完善。只是赵家财力再雄厚,那也是赵挺之在位时的事,现在可没有太多的资金供赵明诚来挥霍,因而,金石的研究也只能停步不前了。

赵明诚近段时间之所以醉心于仕途,也与此不无关系。没有金钱为继,赵明诚清闲了下来,他想找点事做,也就对仕途充满了渴望,无独有偶,高峰为他提供了这个平台,使得他心想事成,而他也因此对高峰充满了感激。

只是,仕途再美好,对已有了成就的金石研究来说,赵明诚也不想放弃,当高峰提起这个话题,他自然是有共鸣的。

看赵明诚点点头认可,高峰继续说道:“赵大人,合作出书只是一件事项,完善《金石录》才是最终目的,我想赵大人也会有此番考虑吧。”

赵明诚当然有此番考虑,只是他并没有好的办法,所以才决定转移到仕途上去,以希望取得一些便利。

只是他更清楚,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想法,能不能成行还有待考虑,所以他对此并不报多大希望。

听了高峰的这番话,赵明诚倒是心中一动,他感觉出高峰有好主意,于是问道:“大人,《金石录》是我夫妇的呕力之作,我们自然想它尽善尽美,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看来赵明诚动心了,高峰含笑点头,说道:“完善《金石录》需要大量的金钱和古物,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精力,如果单靠一家一院根本难成大事,我的想法就是把此事规模化,除了出书外,还要办博物馆,搞展览会,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相关征集和募集,总之一个目的,那就是筹集足够多的金钱和古物来做此事,这样才能令《金石录》留有更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