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助威他一直在旁观若杨国忠有可能将李林甫擒获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李林甫打入十八层地狱可事实上杨国忠让他失望了。没有得力的干将、没有雷霆手段、没有适合的策略。

只是不痛不痒地挠了李林甫几下拿走几本帐却将赵奉璋留给了李林甫结果被刑部果断杖毙还有苏州纵火案的证据也被李林甫抢先拿走。

而杨国忠自己呢?先是杨琦被李清打断腿而不了了之然后又是他的儿子在妓院将吏部郎中杀死了这一切的一切都看出此人在能力上地怯弱。或许他是在倚赖自己可这恰恰又是李隆基不愿过多给他的。

于是。李隆基的目光又投向李清原本是他的第一人选得力、干练素有谋略在东宫案中将李林甫打得灰头土脸按理应是对付李林甫地最佳人选尤其现在章仇兼琼已逝由他来接章仇兼琼的班是最合适不过。

但李隆基的眼光却看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他是用来辅佐自己继承人是用来取代杨国忠的人选就如同今天他用杨国忠来取代李林甫一般而李清现在最大的弱势就是他的年轻但这也是他最大地优势来日方长须将他好好雪藏起来才是。

这时鱼朝恩轻手轻脚走近低声道:“皇上户部侍郎李清在宫门外候旨!”

“宣他觐见!”

鱼朝恩转身去宫门外宣旨李隆基却从桌案上取过一本奏折这是李林甫刚刚送来的最后一批人事调动方案李清赫然列在第一个外放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节度副使兼长史。

这和李隆基欲调他到苏州为刺史的想法相差甚远。

按大唐的人事制度六品以下官员一般由吏部按照资格和空缺拟定官职上报宰相再经由宰相反复核查后请示皇帝下旨授官;而五品以上则不由吏部拟官而要直接上报宰相由相国考量拟定;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则由相国上报皇帝由皇帝来亲自拟定所以李清一定要经过李林甫的推荐才可能实现他的愿望但李林甫也仅仅是推荐真正的决定权在李隆基地手上。

李隆基拿着奏折陷入了沉思让李清重返沙州为都督也曾经是他的一个方案但他从苏州回程时在江州停泊了半日便使李隆基改变了主意倾向他为文官。

可现在李林甫地方案却又使李隆基有点动心了为副职

政务地长史确实也是个可行之选。

李隆基正犹豫不决眼一斜只见高力士在一旁垂手不语便习惯性地笑道:“大将军你来给朕参谋参谋李清向西派还是向东调?”

高力士连忙惶恐地回道:“如此大事老奴怎敢插嘴?”

“不妨事你说便是了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

高力士迟疑一下才缓缓道:“老奴见识浅薄但随皇上多年见的事也多了老奴曾经想过假若那皇甫惟明并没有带兵哪皇上要几时才知道他是个居心叵测之人?”

李隆基暗暗点了点头高力士一语说中了其中的关键。若李清将来为相。他又是第二个皇甫惟明。那可如何是好。是应该先考验他一番才是。

这时鱼朝恩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