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苏联民兵用平板手推车,运来了一批炮弹,堆放在补给卡车的旁边。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炮弹都是崭新的,它们都是在莫扎伊斯克镇战斗打响前,通过铁路线由火车从莫斯科市运输来的,堆放在火车站的仓库里,还没来得及分发到各个连队中。也就是说,只要苏军能守住v型道路,能守住火车站,他们的弹药是不缺乏的。

“顺着山坡,开上山去。” 补充完弹药后,bōbō夫的座车并没有返回二号点位公园附近同排里的其它车辆汇合,而是在bōbō夫的指挥下,沿着距离一号点位出发阵地不远的一个可上小丘陵山顶的山坡,慢慢地爬坡而行。

这个小高地只有五六十米高,山坡不算陡峭,上山的路已平整过,坦克慢慢爬坡,大概用了三分钟就登上了山顶的东面。这一面的山地比较狭窄,地面也被苏军平整过,灌木及杂草早就被清理掉,这平整过的地方,刚好可以供坦克原地打圈。

“检查一下火炮,准备连续炮击作业。” 让座车huā时间爬坡上山,bōbō夫显然不是来旅游观光的,他一边把城镇的地图展开平放在车长位置旁的一小架子上夹好,一边向车组人员下达命令,“无线接通山地步兵营的观察哨,要求对方提供需要shè击的敌目标坐标。”

这是bōbō夫的作战计划中的第二个步骤,在成功拦截了德军坦克部队的首轮冲击后,bōbō夫将继续发挥德别克斯夫教官所改装的这辆坦克的长处,躲在火线的后面,对敌人实施中距离炮轰。山地步兵营的炮火都固定在了炮库中,现在也只有bōbō夫的这辆装了76.2mm加农炮的坦克能为苏军提供流动的炮火支援了。

“火炮状态良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作为炮手布尔什维奇迅速检查了车载火炮的情况,确认一切正常后,向车长报告。

“已接通前方观察哨,对方正等待我方通告可shè击的范围。”不一会无线电员霍米亚科夫也向bōbō夫报告。

“我车的位置在四号点位,炮击范围是,街区环形道路与v型道路的交汇处以东,二号点位以南,五号点位以北,火车站台以西。”这个四号点位,可是bōbō夫经过实地考察后,在火车站附近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炮阵地位置。以76.2mm加农炮,最大shè程为1200米最为作战半径,bōbō夫的坦克位于四号点位时,其车载火炮能有效覆盖整个战场的大部分地方。(其实大口径的81mm迫击炮,也能打1200米,当然其威力不能同加农炮相比。)

“注意,敌装甲群目标,正在道路交汇处附近小范围移动,坐标xxx,xxx至xxx,xxx之间。”当无线电兵把车载火炮的shè击范围报给前方观察哨后,很快对方就给出了需要炮击的目标,霍米亚科夫大声地向车长报告。

“车头原地向左转六度,标尺12,基准炮一发试shè!”bōbō夫迅速地对照了一下地图及相应的坐标,发现敌目标处于其车载火炮所能shè击的最大范围的边缘,对于如此远距离的shè击,bōb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