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红薯、菜干,顶到秋收应该是没问题了。

搬进了新家,他们终于能大声的说私房话了,这里左右两边的邻居都隔了有几十米,只要闹腾的不太大,别人一般都不清楚,等之后把后面的自留地跟前门围起来,私密性更高。

他们家自然是没有铁器的,想要把菜地开出来还得要回去何宅那边借锄头,在他们的菜园可以收获之前,他们都可以去何宅那边摘青菜,这青菜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红薯叶。

自留地基本上都是种的红薯,边边角角会有姜葱蒜,别的小白菜、油菜是没有几户人家种的。

能顶饿的粮食重要,没菜还可以到山上摘野菜吃。

林楠夏去了一趟村里的供销社买了盐巴和火柴,供销社很小,东西也很少,只有几样东西,供销社身兼二职,一方面销售油盐、布料等等生活用品,另一方面还能收购农产品,很多人去供销社买盐都不是拿着钱去的,而是拿着鸡蛋,所以生蛋的母鸡是很重要的,那是“能生钱” 的母鸡。

林楠夏马不停蹄,跟在刘春华的背后把自留地开好,种上红薯,家里也多了三只小鸡。

这时候,他们的生活才算是步入正轨。

林楠夏站在灶台前,盯着瓦罐上面的水蒸气出神,瓦罐里面有撕碎的肉干,闷着香芋,现在香味已经出来了,她看了看四周,窗门都紧紧地关着,空隙还用湿抹布盖着。

不这样不行,风一吹,肉味会飘很远,昨天她路过邻居门口,就看到厨房那个方向围了一堆的小孩,望眼欲穿的在院子外看着。

这是一副很心酸的场景,但是林楠夏首先考虑到的,是他们家不能这样。

刚分家就吃肉,肉哪里来的?

今天还是她收到了张兰爸妈寄来的包裹,才敢用锅煮肉干。

刘春华很少过来,但是太婆婆在家比较闲,有事没事的就会过来看看孙子家的情况,要是被看到了呢。

到时候有她娘家寄来的东西,就能掩饰一下。

包裹很大,都是她爸妈弄来的旧衣服、旧被子,还有一把旧剪刀,几张布票、糖票和十五块钱。

她爸是工人,她妈已经退了,把工作给了她大哥,家里还有比她小的弟弟妹妹,生活并不容易。

别的不说,这些旧衣服还是帮了不小的忙。

一家人快速的把肉给吃下了肚子,连小小的何慧语都知道要悄悄地吃,不然就会有别人来分走。

苏凡生吃完了,看着空空的碗,叹了口气。

这叫什么事呢,吃口肉都跟做贼似地。

吃完了饭,林楠夏也不午休了,去跟邻居借了铁锅回来。

他们家没有铁锅,但是铁锅用的灶是一起打的,现在没有,以后迟早会有的。

她借回来用水过了一遍就可以加上水开始煮了,什么?油渍?

不存在的。

一点油渍都会被珍惜的吃进肚子里。

她煮了几锅水,把家里的被子、衣服,还有她娘家寄来的旧衣服煮了一遍,在太阳的暴晒下,天黑就会干了。

有了这些衣服,林楠夏就开始给林慧语做衣服。

她只有两身衣服,都小了,她和苏凡生的衣服也就那几件,拆了给她做衣服自己就会没衣服换了。

苏凡生也没闲着,家里那是什么都缺,他跟人借了刀去山上砍了粗大的竹子回来,做了一些竹杯、竹碗出来。

这对原来的他来说是件雅事,他是做过的,所以做起来很顺手,据好之后煮一遍、晒干、打磨,就成型了。

做出来之后样子还挺好看的。

刘春华过来送野菜的时候看到了,直接就把那几个给拿走了,苏凡生无奈,也不能为了几个杯子去吵吧,只能再去山上挑竹子,这下他一口气做了很多,底部格外粗大的竹节还做成了大碗,可以用来盛菜。

之后还衍生出了竹刀,家里没有一把刀,菜都切不了,只能够用手掰断,这竹刀没有铁器锋利,切菜还是没问题的。

搬出去住了两个多月,每天暗地里加餐,他们三口人脸上终于有了血色,这时候,四弟媳妇快要生了,艰难的秋收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