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数百官僚,官场机构之冗余,可见一斑。(yimixs)•(cc)

处理完官场琐碎之后,林星没有忘记韩文那帮穷书生。自己曾许诺要为他们安排出路,自然不能食言,于是召集一众书生,前往客厅议事。

▢慢摇书生提醒您《规划大宋》第一时间在[一米?小说]更新,记住[(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韩文在来之前,已经知道林星的用意,他终究是读书之人,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因此不等林星开口,主动道:“大人,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读多了书,只知之乎者也,其他一窍不通。大人给我们安排的活计,我们只怕不能胜任。一来自己力所不能及,二来怕辜负了大人的一片好意,还请大人收回成命,不要为我们操心。”

一个灰布书生道:“不错!大人,我们有谋生的能力,一日三餐,还是有着落的。”

旁边一人道:“朱兄说得对。虽然日子苦些,还不至于饿死。大人莫怪我狂傲,我只知读书写文章,大人若是给我安排背麻袋,打铁这样的粗重活,我陈杰就算饿死,也不会做!”

这番话,道出了众人的一致心声,众人纷纷表示附和。

林星早已料到会有这种结果,因此不恼反笑,微笑着看着众人,道:“我既要为你们谋福祉,当然会考虑你们的感受。你们说得对,读书人只会读书写文章,所以我安排的出路,肯定与书有关。粗重的活计别说你们不愿意做,我还不敢给你们安排。要是我让你们这帮书生去酒楼洗碗,恐怕每天都得打烂几百只碗吧,那老板还不得亏死。”

这个玩笑一开,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冲淡了。书生们哄堂大笑,都觉得新任知州风趣幽默。

玩笑过后,韩文不解道:“大人,读书人的出路,向来只有取仕为官,不知大人有何新招?”

要解决读书人的出路问题,绝非易事。即使是现在,每年仍有数百万大学生难以就业,或者就业了又失业,知识分子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更何况是一千年前的宋朝?

但虽非易事,亦非难事。只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要安排书生出路,也并非没有可能。事实上,只要将现在的一些工作移植到宋朝,就可以轻易地解决书生就业的难题。现在大学生难就业,是因为人多岗位少,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宋朝才多少人?

继续转变观念,深化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技能培训,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林星正是受到《十二五规划》的启发,所以有了主意。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林星淡淡道:“我打算兴办一个三味书屋,集读书,写书,卖书,藏书于一体,广招书生,投入到新兴的文化产业中来。”

“三味书屋?”众人一脸茫然。

不知如何兴办书屋,且听下回分解。!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