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与众诸侯为敌。在下愿修书一封,烦请董相查人送到刘焉处,在下保证,那刘焉一定暗中与董相结盟,共同抵抗马腾和马夫!”

李儒脸面紧绷:“如若不成,你该当何罪?”

贾诩笑道:“愿受‘欺君之罪’!”

董卓拍手称赞,立即就要封贾诩为郎中令,和李儒比肩,但是贾诩坚决拒绝。理由也很简单,他认为自己虽然出了三计,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当然,贾诩也是从李儒的角度考虑了一下,如果他接受了这封赐,也就意味着他今后就和李儒平起平坐了,这可是十分危险的境遇。从李儒之前的话语之中,贾诩已经感觉到李儒对他的不满,有存心刁难的成份,毕竟他上来就抢了李儒的风头。

而和李儒比起来,他在董卓面前只算是混了个面熟,如果李儒真的想为难一下他的话,估计他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儒见贾诩倒是识点抬举,立马恭维道:“文和不但学富五车,而且还善用奇计,谦恭礼让,果然是成大事之人,董相对他的赏赐,也不必急于一时。在下相信他今后一定可以屡立奇功的!”

董卓端起酒杯示意了一下众人之后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先在此为文和庆功了!”

说罢,他一饮而尽。而其他几人喝完之后,也都纷纷夸赞起贾诩起来,贾诩一一答谢之后,又盛赞董卓一番。

待众人酒足饭饱之后,李傕、郭汜二将以及贾诩先行离开,而董卓则是立即查人前去办理贾诩所说的几件事情。

当圣旨传到安夷之后,马夫接了旨意,对天子“感恩”一番。待送信之人走后,尹奉道:“皇上封你为平西将军,这真是居心叵测呀!”

马夫道:“无妨,虚名而已,不必在意这个。终有一日,我们也可以发号施令,命令各路诸侯的。”

士孙瑞笑道:“主公言之有理,只是有一事,末将百思不得其解。近日传国玉玺丢失之事甚嚣尘上,许多人都认为那传国玉玺很有可能被主公、公孙瓒、曹操、孙坚所拿,听说孙坚和刘表还为此大动干戈,势不两立,末将以为肯定是董贼故意煽风点火所致,为了让天下诸侯对立,他连‘白马之盟’都敢违背!”

马夫仔细琢磨了一番,在他的印象中,在其魂穿之前所看到的一些资料之中,那传国玉玺乃是孙坚所拿,但是在前番十八路诸侯讨伐董贼,众诸侯杀入洛阳之后,孙坚一直在他的左右,根本不可能再分身把传国玉玺给拿了。

而至于那传国玉玺是否被曹操或者公孙瓒所得,他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董贼煽风点火之事,他已经很淡定了。在现在各方势力相对均衡的情况下,用兵不血刃的方式获取最大的利益对于董卓来说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士孙瑞见马夫不言,继续道:“如今杨兄已经失踪有一段时间了,末将大胆猜测,也许杨兄的失踪,正是和这传国玉玺有关系!”

马夫摇了摇头道:“杨兄失踪之事,本将军已经有了些眉目,你们三人抓紧练兵,这事权且由本将军亲自去办!”

三人听他这么说后,也都认为如果他没有十足的把握,肯定不会如此说,所以也都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