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这个问题, 难不成太后娘娘也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刘祭酒心里应该清楚, 齐大人等人想把泄题罪名安在你身上。”苏若直接讲重点,让刘祭酒有些反应不及。

“本宫与皇上对刘祭酒是信任的,但这脏水一旦泼出来,旁人不了解刘祭酒的人品难免会人云亦云。”

苏若不缓不慢地说着,丝毫不觉得她一个后宫女子在御书房谈论国事有何不对,关键是旁边的小皇帝还对太后的话十分认可地连连点头。

刘祭酒知道太后所言正事,但他忍不住恍惚,面前之人当真是太后娘娘?

对苏若刘祭酒印象最深的便是她拿着鞭子堵在宫门口,就是为了抽成郡王一顿,在刘祭酒心里,太后娘娘是莽撞的代名词。

其余便没什么印象了,或许还听说过一些太后刁蛮任性的故事,大多左耳听右耳便冒了,非国事重事他没存在心上。

先皇在世时,他们生怕太后联合苏国师,父女二人蛊惑圣心让大周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后来先皇和苏国师先后离世,他们便不将太后放在眼中了。

后宫女子能成什么大事?

眼下刘祭酒突然没有这种想法了,这位太后并不是大家想的那般简单。

“摄政王和齐大人相对,他们各有千秋,刘祭酒也要有自保的方法,作为国子监桃李满天下的祭酒大人也不差之。”

苏若说完,看下面的刘祭酒垂首呆愣着,眼神着一处不动,苏若看向小皇帝,刘祭酒平时也是这样……反应慢?

小皇帝耸了耸肩膀,然后摇了摇头。

“刘祭酒可懂本宫的话?”苏若顿了片刻,发觉对方没有接话的意思,无奈又补了一句。

本以为是场聪明人的对话,她提点两句刘祭酒就能懂了,现在看来,这刘祭酒怎么有些痴……

一旁的林公公看不下去了,扬声道:“刘祭酒,太后娘娘问您话呢!”

有了这声提醒,刘祭酒才回过神来。

他听着太后的话陷入了沉思,前面听得清楚,后面苏若问的可懂那句,他是真的没听到。

瞧刘祭酒一副才反应过来的样子,苏若忍不住内心吐槽,难不成是脑袋装了太多知识,学呆了?

“刘祭酒,你可听懂了本宫的话?”苏若很有耐心地再次重复一遍。

“多谢太后娘娘指点,微臣明白了!”刘祭酒弯腰行了个大礼,话语非常诚恳。

见刘祭酒明白自己的意思苏若点点头,果然只是学呆了,其实人还是聪明的。

小皇帝在旁帮言道:“刘祭酒,母后她是有大智慧的人,你大可相信。”

这句话小皇帝是发自肺腑的,信苏若,得好处!总之一定吃不到亏。

“太后娘娘高慧,臣自愧不如。”刘祭酒佩服之情也是打心底里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的处境很危险,齐敦和摄政王的斗法最后很有可能自己被祭了天,他之前想的自保手段根本没什么用。

如太后娘娘所言,摄政王有权势,齐敦有翰林院作靠,然而二人便是再如何手眼通天,他们做不到堵天下悠悠之口。

这是他能从中取得的生机。

能想出这个办法的太后娘娘岂是一般女子?!刘祭酒对苏若的印象彻底变了。

瞧着刘祭酒离开时一副受到天大启发的样子,小皇帝有些迷茫,话他同样听在耳中,没觉得有什么啊?

一旁的苏若扭头对上小皇帝满是求知欲的眼睛,轻轻叹了口气,还是蠢呐。

“自己想,待明日盛京城整个热闹起来皇上还想不明白的话,本宫再告诉你。”

苏若一脸神秘莫测。

到了第二日,科举泄题这事便闹得满城风雨,由上到下彻底传开了。

小皇帝恍然,他好像有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