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目送着皇帝的仪仗浩浩荡荡的出宫去。

元岫莫名的松了口气。扶了扶皇帝走之前又给她发髻上插着的那颗比鸽子蛋还大的珍珠钗。

他们夫妻也算是相熟了,是不是可以劝他别再送这些有的没的了。又重又累赘,不带又怕伤了夫妻情分。

转头回宫,还没坐稳就瞧见新雨匆匆进来,脸上还噙着幸灾乐祸的笑:

“娘娘可听见了新鲜事儿?大长公主今早入宫去见太后,得了好一番没脸。听太后那儿的小卓子说,大长公主出去时候,脸黑的跟锅底似得,带的姑娘也好一番梨花带雨,哭的可怜。您说何苦找这不痛快去呢?”

且不说太后因为急着要嫡子,并不急着选妃。就算着急此时。大长公主动作也太快了写。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要给皇帝身边塞人。

元岫正因皇帝出去心情好,笑道:“她也不算糊涂,不过是仗着本宫昨日的话罢了。”

有了元岫昨天的那番话,大长公主就敢领着姑娘去跟太后说这是皇后自己相中想要封妃的,等太后给元岫个面子点头后,大长公主再以太后点头了去给皇帝上眼药,用孝道让皇帝不得不留下。

元岫多通透的一个人,打昨日她出去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

这一早起来天就阴沉沉的,元岫怕下雨做了一番安排,又趁着没下雨,尽快将采买进来的东西都分别存放好,免得沾了潮气。

不过一会儿,太后那边便送来了两匹牡丹花样的云锦给元岫。

这好布料一年也得不到几匹。元岫给下人们看个新鲜,却听新雨感叹:“太后也是心疼娘娘受了委屈呢。”

元岫不说话,新雨生怕自己说错了看向晚秋。

晚秋因为非常的笑了笑:“这是夸咱们娘娘懂事。”

大长公主的话太后哪里会信?但也要夸奖元岫贤德,不在选妃上头争风吃醋。为了给元岫娘家,三公之首的太师府颜面,等元岫先诞下嫡长皇子再行封妃之事,可不代表太后会准许后宫从此只有元岫一人。

且莫说元岫什么时候生下嫡子,就算没生下前,皇帝要宠幸旁人,也阻拦不得。最多是用药,让旁人不会早于元岫产子罢了。

元岫心知肚明。

“晚秋,收拾一下,去慈宁宫谢恩。”

再从慈宁宫出来,天阴沉沉的好像要坠下来。

元岫在凤撵上抬头看着天上偶尔飞过的鸿雁,想到的是朱慎尧对她的海誓山盟。

只要他坚持一日,元岫也总有法子周旋一日。只是人心异变,何况是帝王天子。

“这天儿,怕是皇上夜里赶不及回来了。”晚秋低声道。

“狩猎本就要几日,那边行宫里头也不怕风吹雨淋。等雨停了你着人送几件厚衣服过去,也帮我嘱咐几句记得喝姜汤免得着凉。”

话音落,就听见了坤宁宫方向有人匆匆赶来,进来请安,元岫才看了个仔细。是皇帝出宫的侍卫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