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嘴硬:“我真没做过……我, 我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啊!”

虎平涛的声音很沉稳:“你想清楚,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你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涉嫌诈骗,而且还涉嫌包庇和参与。”

陈信宏的语气更加严厉:“谁给你那么大的权力从派出所捞人?说吧,之前你做过几次?都是谁在其中做手脚?”

廖秋手里一直夹着那支“大重九”,他笑得意味深长:“诈骗罪的判决轻重,具体看涉案金额。包庇和参与就不一样了。杨炳祥,我看你年龄也老大不小了,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替你家里人想想。我知道你是个牛人,认识市长、高官,还有更大的官儿。呵呵……现在与过去不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要主动交代问题,才能减轻你的罪责。”

杨炳祥彻底傻眼了。

……

在村人和同乡眼里,杨炳祥是个不折不扣的牛人。

臂上能走马,拳上能站人。

这绝不夸张。

“劳务输出”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概念。即便是同乡,甚至同村,都有可能在外地因为一个工作岗位争打起来。

杨炳祥没能混到包工头的程度,但他很能打,尤其是铁塔般的粗壮身体往那儿一站,的确可以镇得住人。

刚开始,他很讲义气,帮着同村的人找工作。

当然不是免费的,多多少少收点好处。

后来,服务范围扩大到同乡。

千万别想多了,所谓的“找工作”就是在各个建筑工地之间塞人,凭体力挣钱。

但不管怎么样,这的确是一种人情。

久而久之,杨炳祥在同乡之间也有了“小及时雨”的名号。

只要愿意花钱,的确可以请杨炳祥帮忙捞人。

大案子是不可能的。比如杀人、强1奸、重大伤人或者巨额诈骗之类,杨炳祥根本不敢碰,也没这能耐。

小案子他可以接手。其中有很多甚至根本不能算是“案子”,顶多就是民事纠纷。

比如两个人因为口角打架,短期行政拘留。这种时候杨炳祥就会很热心的主动找上门,拍着胸脯告诉心急如焚的双方家属:派出所那边我熟,只要愿意花钱,用不了几天就能把人放出来。

这事的确是真的————行政拘留时间不长,三、五天就放人。

在人们看来:杨炳祥从不空口白话,从来都是收钱办事。

问题是这些钱与派出所无关,直接装进了他的口袋。

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做,最多是等几天,人自然就放出来了。

很多交通违规的案子也是杨炳祥帮着“处理”。当然花费用不了那么多,但绝对不会少于一条中档香烟。

王永禄打人的事儿,是杨炳祥贪心了。

刘玉芬是个很吝啬的女人,可是在丈夫的问题上很舍得花钱。五千块对她来说是一个大数目,她认为花了钱就必须得到最好的结果。所以从交钱给杨炳祥的那天起,就站在耳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