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战乱。羯奴虽然名义上占领此境(yimixs)•(cc), 但也并未驻守太多人马⑥([一米小*说])⑥『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只是威慑乡宗,偶有掠食。

所以眼下的汝南,正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乡人结寨自保,暂奉羯胡旗号。

沈哲子此前并不出兵占领汝南,一方面是因为精力实在分不开,单单寿春、淮南这一境事务,便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汝南之地与寿春虽有淮水勾连,但这联系也非常薄弱,而在陆路上,寿春西境便是一片丘陵山脉并河渠。尤其在寿春早已经相当成熟的防御体系中,汝南只是一块稍有勾连的飞地。即便是拿下来,对于寿春的防守,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反会浪费太多精力。

如今沈哲子苦于没有地方招抚安置淮水北岸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汝南之地则就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正如李由之等乡人们所描述,此境险地河谷分割,状若悬瓠,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限制奴骑的活动。

如果将流民们大量招募于此,淮南军根本不必投入太大的精力,只要保持水军基本的在水道游弋,在羯奴大军南来之前,便能最大程度上震慑这些地方上暴虐的奴兵。而且,只要守住硖石城以及上游的颖口、汝口,也能避免这些流民大举南来对寿春造成恶性冲击。

就算是来日奴兵大举南来,汝南也非没有退路的绝地,可以南下翻过桐柏山而入义阳,即就是后世的信阳。

过了义阳之后,便可自随县沿水道直抵江夏,从而避开奴兵的大举冲击。虽然路程遥远,少能借于舟船之力,但总好过在北地有死无生。

虽然这一个方案,并不能直接将流人吸引入郡为己所用,但眼下保住晋人性命元气为考虑重点的话,倒也不必计较太多得失。更何况,如今谯王司马无忌担任江夏相,本来就是沈哲子江北战略的一环。凭此与江夏达成一个更紧密的联系,也是非常符合沈哲子完整的战略构想。

李由之提出这一个策略,那是因为他家坞壁所守本就在寿春西境,地近淮上汝口。因为生活等需要,频频翻山越岭而入汝南,进行一些交易或别的活动,所以对于此境的地理情况十分了解。当听到主将所问时,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这里。

而众人在稍作讨论之后,也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肃清汝南,并不需要出动太多兵力,只需要清扫掉一些散养在乡野的奴兵,同时拔除几家有明显从奴旧劣的乡宗恶豪,并不会遭遇太顽固的抵抗。

而难点则是,如何能够将那些难民集中组织起来安置到汝南,以及当中的耗用需要投入多少。毕竟流民破家,身无长物,如果只是把他们凑起来却无补给供应,同样也是死路一条。而且,此时大战在即,任何兵事行动都必须要考虑到或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所以很快,席中的讨论就从选择何处转为了投入多少,以及羯奴方面会有的变数。

人口是这个年代最宝贵的财富,价值如何并不是钱粮多少能够衡量。但是,如今大战在即,这场战事还不知道会持续多久,淮南本地钱粮需用也要多仰外给,容不得沈哲子太过豪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