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中年徐钦一马当先起身,显得很是积极。

章立宝犹豫了下,也是起身。

他终归是谢高秋首先邀请的鉴定师,没理由坐着不动。

魏无别本来是不愿凑热闹的,但承蒙谢高秋招待。

并且,全程之中,谢高秋对他都还算敬重,不曾怠慢。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所以,抹不开脸面,魏无别也是站了起来,朝着展示台走去。

唐顺站在座椅后,犹豫了下,也是跟随了上去。

他倒是不在意谢高秋招呼与否,纯粹就是个人爱好。

抱着欣赏或见识的心态,上台观瞻。

对这只西周波曲纹双耳盖壶感兴趣的并不止谢高秋一家。

满场共有四家人,都明显是看中了。

所以,掌眼的过程,也都是依照座位先后顺序开始的。

唐顺他们排到第三,所以在展示台下等待了十几分钟。

轮到他们时,章立宝抬手示意魏无别先请。

竹竿中年徐钦也没怠慢,对魏无别很是敬重。

魏无别戴上眼镜,也不推辞,走了上去。

章立宝和竹竿中年徐钦这才随后登台。

唐顺则是很知趣的最后上去,站在魏无别身后垫脚观望。

近距离打量,这只壶看起来就更加精美。

釉色均匀漂亮,包浆细腻完美,完全就是大开门的东西。

所谓大开门,就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是真货的。

唐顺都是经不住点头,眼露欣赏。

不过,当他的目光,扫过衔环兽耳的时候,却是眉头突然挑动。

以他敏锐的眼力,骤然发现,这只壶的两只兽耳的色泽有细微的偏差。

右耳纹饰之间的铜锈颜色,略微比左耳和壶身的色泽差了点。

甚至包浆都是有丁点的欠缺,看起来不太圆润。

当然,这种差别,很细腻。

稍不注意,都会直接忽视掉的。

这种情况,让唐顺皱起了眉头。

但他没吭声,而是扭头看向了魏无别。

发现魏无别也是皱起了眉头,目光在右耳上面徘徊许久。

显然,魏无别也是发现了差异。

唐顺又看向了章立宝和竹竿中年徐钦,二人的脸色却是如常。

特别是竹竿中年徐钦,眼角之间居然还略带喜意。

将几人的脸色尽收眼底,唐顺大致了解到了他们的看法。

他收回了目光,默不作声的退到了一边。

不一会儿,魏无别也是最终确认了下来,拱手向岳千锦抱了抱拳,率先下了展示台。

章立宝和竹竿中年徐钦也没犹豫,跟随下台。

唐顺更不会逗留,一言不发的重新站在了魏无别座椅后面。

“怎么样?”

谢高秋坐直起来,看向魏无别三人问道。

竹竿中年徐钦面露笑意,一脸信心十足的样子。

他清了清嗓子,想要开口道出自己的意见。

但突然看到魏无别,却是又停了下来。

“魏老是前辈,还是请魏老先说吧!”竹竿中年徐钦笑道。

章立宝也没做声,将目光投向了魏无别。

魏无别见状,看了竹竿中年徐钦和章立宝一眼,略微沉默,随即说道:“说实话,老夫看不准!”

看不准,是谦词。

一般懂行的,便都知道,有问题。

竹竿中年徐钦和章立宝都是脸色一凝,眉头挑动起来。

他俩看了半天,都没发现问题呢,一致认定这是大开门的东西呢。

“有什么毛病吗?”

谢高秋认真请教起来,他倒是挺相信魏无别的本事的。

竹竿中年徐钦和章立宝都是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起来。

魏无别抿了口茶,压低嗓音道:“右耳有瑕疵!”

简单一句话,大概道破了真相。

虽然没有细说,但几人都是懂了。

一时间,谢高秋有些失落,暗暗叹了口气。

竹竿中年徐钦和章立宝都是瞳孔收缩,心下暗惊。

他俩刚才都没发现这个细节,差点看走眼。

惊疑之后,也不禁庆幸。

幸亏请来了魏无别,不然他俩必然打眼。

这要是打了眼,怕是不好跟谢高秋交代。

唐顺倒是暗暗点头,魏无别不愧是老前辈,眼力经验都是没话说的。

连说话都是滴水不漏!

那只壶的右耳,是后面衔接起来的,以高仿而成的。

一般经验不足的人,都很难看破。

也不知道魏无别有没有看透本质,但说有瑕疵这话,却是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至少,两只兽耳的包浆和色泽,都有细微的差别。

即便兽耳没有衔接,都是真品,但这丝毫的颜色差别,也确实属于瑕疵。

在魏无别道破真相时,最后一家掌眼的也回到了卡座。

岳千锦再次站在了展示台上,含笑道:“诸位,看好的请出价!”

谢高秋没有吭声,默默地端着茶。

但其他掌眼过的三家,都是纷纷开口。

“350万!”

“380万!”

“400万!”

一时间,竞价激烈。

短短片刻,价格飙涨到了五百万。

谢高秋一言不发,就含笑看着,显得沉稳至极。

价格涨到五百万,便再没涨了。

主持拍卖的岳千锦不禁看了谢高秋一眼,有点疑惑,后者怎么不报价?

不是掌眼了吗?

这分明是有兴趣的啊!

莫非,被看出了什么毛病?

岳千锦心下惊疑,他反复询问了三遍,谢高秋都没有报价的迹象。

最终确认再没人加价,这只西周波曲纹双耳盖壶以500万价格落定。

“恭喜曲老板了,回头咱们拟定合同。”

岳千锦含笑恭喜了最后得胜者,寒暄一句,便是继续道:“接下来,继续开始第二件。”

话音落下,又有服务员捧着托盘上来。

上面照旧盖着丝绸,由岳千锦掀开了丝绸。

这次是一对明朝时期的‘五彩龙象耳瓶’。

两个瓶子都高约15厘米,大小一模一样,都有两个耳朵,雕刻的图纹左右对称,色彩鲜明。

谢高秋再次看中了。

唐顺混迹在魏无别他们身后,再次登台看了下。

这对梅瓶没问题,都是真品无疑。

一致确认,谢高秋兴奋极了。

最终,开始竞拍。

这对明朝‘五彩龙象耳瓶’底价200万。

谢高秋财大气粗,志在必得,最终以350万得手。

尘埃落定,岳千锦马不停蹄又奉上了第三件。

拍卖会如火如荼,持续不断。

之后陆续出现了名画真迹,陶瓷玉器等,足足十余件。

其中大部分脱手,有两件流拍,没人钟意。

很快,拍卖会接近尾声,岳千锦奉上了一件压轴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