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孑点点头:“粗略读过一些,但不精通。”

“四书五经应该也读过一些吧?”

“是的。”

“那我考考你,”富教授想了想,看向屠銮,悠悠开口,“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怎么翻译,又是出自哪里?”

楚孑注意到了富教授的视线,但还是认真作答:“这出自《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意思是君子憎恨恶人,从他一开始做坏事就痛恨;嘉许好人,乐于嘉许到最终。”

富教授面带微笑点了点头:“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楚孑知道,这是富教授在考他阅读文献的广度,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之前富教授问他读没读过四书五经,他说读过,那肯定也就包含《春秋》了。

只不过《春秋》单独一本太薄,所以后人添加了《春秋五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又作《春秋谷梁传》)、《春秋邹氏传》和《春秋夹氏传》。

可惜,《春秋邹氏传》和《春秋夹氏传》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所说的春秋大多只含有三传,更狭义一点,可能只包括《春秋左氏传》。

所以,如果没读过公羊传的,刚刚听到富教授说的这句肯定不知道是从哪来的。

可《春秋》又那么多句话,富教授偏偏挑了这一句来问……

楚孑也不太明白其中的意味。

不过,富教授显然是对楚孑阅读的广度感到满意,笑着看向他。

楚孑本以为这一关算是过了,没想到白岑教室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又戳了戳富教授的后背:“背文献这都不算什么,我之所以像学院推荐楚孑来读二专业,主要是因为这孩子竟然有些甲骨文的功底!”

这话说完,全场老师都面露诧异,看向楚孑。

而楚孑也听出来了两件事,一是他来读二专业的事竟然是白岑教授推荐的,二是,她怎么知道自己会一些甲骨文?

不过要是提问甲骨文,楚孑就有点慌了。

他上辈子也没怎么仔细看甲骨文方面的东西。要知道,这可是只有古文字学者才会认真研究的领域。

一般人看到甲骨文,只会以为是一些符号罢了,不说别的,就说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就是1899年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他本身只是想收购一些龟甲入药,却发现了农民把上面面有刻着奇怪符号的甲骨卖给了他。

要不是他仔细研究了一下,也许我国发现真正的甲骨文的年代还要后移不少时间。

而也就是这样的发现,再加上后世学者,如“甲骨四堂”*的不断研究,这才在十年后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殷墟。

所以说,白岑竟然想考考楚孑认不认识甲骨文,的确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玩意和学一门新的语言差不多,甚至更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