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进入8到11月龄的辅食适应期,接触的食材会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妈妈又有哪些必须知道的事情呢?我们在今天的课程中一起聊一聊。

想让宝宝吃得更科学、更健康,家长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辅食。大多数人都知道婴儿的主食一定是奶,包括母乳和婴儿的配方奶粉。辅食其实是相对于主食而言的,包括泥糊状食物,颗粒羹状食物以及固体食物,这些不同形态的食物,我们应该何时给宝宝添加?如何添加?

1.颗粒羹状食物的添加

宝宝在8月龄左右,除了继续添加米粉、蔬菜泥、果泥、肉泥等泥糊状辅食之外,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颗粒羹状的食物了,如比较稀烂的米粥,烂面条等等。

家长一定要注意区分泥糊状食物和颗粒羹状食物。泥糊状食物是宝宝可以直接吞咽的,比如我们上一节课中说到的蔬菜泥、果泥、肉泥等,而颗粒羹状食物则需要宝宝一边咀嚼一边吞咽。所以,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发展调整具体的添加时间。家长们可以先尝试给宝宝喂比较稀烂的米粥,如果宝宝会主动用嘴抿住勺子把食物放进嘴里,还能有节奏地蠕动嘴唇,将食物磨碎再咽下去且不会呛到,那就说明宝宝已经可以吃这类辅食了,但如果宝宝被呛到或者是一喂就吐出来,那家长千万不要再强行喂食,要等宝宝大一点再尝试。

有些家长可能会困惑:宝宝现在还没有出牙,有颗粒的食物能吃吗?没有牙怎么能咀嚼呢?其实这个阶段的宝宝即使没有长乳牙也会用牙床来咀嚼食物,能不能添加颗粒食物的关键是观察宝宝是否可以主动咀嚼食物,并且不会被呛到。家长们还要注意,制作颗粒羹状食物时一定要把颗粒切成小块并且煮烂,在喂宝宝的时候,别让宝宝的情绪波动过大,避免大笑或者是大哭的情况,否则会导致食物呛入气管,引发危险。

2.水糕状食物及固体食物的添加

宝宝顺利添加颗粒羹状辅食后,到了9月龄前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添加水糕状食物了。什么是水糕状食物?

其实水糕状食物已经属于固体食物了,只是质地比较松软,水分也比较多。宝宝在咀嚼或者研磨的时候不需要费太大的劲。举个例子,像鸡蛋羹、蛋黄、奶糕、豆腐脑这些都是常见的水糕状辅食。大家千万不要小瞧我今天介绍的颗粒羹状食物以及水糕状食物。宝宝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需要一定时间,这个过程中,颗粒羹状食物和水糕状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宝宝逐步适应咀嚼和吞咽。

宝宝进入10到11月龄,就可以练习吃固体食物了,比如软一点的米饭、馄饨、小馒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添加固体食物要注意循序渐进,一定不要让宝宝吃过于坚硬、高纤维含量,以及容易堵塞气管的食物,比如煎炸过的馒头,整颗的豆类、坚果等等。

家长还要注意宝宝能够吃固体食物,并不是说之前的泥糊状、半固体食物都不能吃,这些食物都可以继续添加,只不过量要有所调整。这个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