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九、签订空白合同「被填空」

近年来, 遭遇劳动合同「被填空」的职场新人并不少见。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 勉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文本会保留一些空白处,可根据单位的意愿随时更改。这都会为劳动者以后维权埋下隐患。

【案例】小莫应聘到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双方口头约定月薪6000多元。拿到劳动合同的时候,小莫发现合同上并没有写明岗位和工资,但小莫心想,反正已与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谈好了月薪6000多元,还是在这份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可几个月来,他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

小莫找到人事部门屡次协调未果,最终公司让他马上走人。小莫要求公司支付当初承诺的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此时公司拿出了与小莫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当初不同的是,这份合同「被填空」了,原来的劳动报酬空白处已写上3000多元。

【评析】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特意强调该劳动合同的形式应为「书面」形式。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所以,劳动者一旦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就得履行约定的义务,承担法律责任。除非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才会认定为无效合同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而这本应是劳资双方各执一份的文书,却被一些用人单位留存起来,这样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如果出现劳动争议纠纷,用人单位会在劳动合同上倒签时间、补填内容等虚假行为,给劳动者带来维权难题。

如果小莫想要证明用人单位在合同上弄虚作假,就得找到相应的证据,但现实中这样的证据很难取证。因此,劳动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查看合同文本内容是否完整,起止日期是否明确等,千万不要在不规范的劳动合同上签字,以免被不法用人单位利用。!

罗艺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应届生毕业生最实用的 7 大法律常识:出去找工作再也不怕被坑了!》最新章节

《职场新人必修课:教你躲避大学生就业八大求职陷阱》第 8 节 传销

《大学生创业法律指南:带你规避无处不在的法律风险》第 4 节 创业组织终止的法律风险

《职场新人法律指南:教你保护好自身的劳动权益》第 10 节 签订空白合同「被填空」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