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再管其他什么?

许多城的女真人,契丹人趁着这个机会,改装易服,扮作城难民状,就此躲过一劫的可不在少数。

等到南边粮草一批批的运到大同,大同城才终于算是有了些生气。

不过虽说大火烧了数rì之久,毁坏民房无数,但对于这座北地雄城来说,并未将它怎么样,只是城多出了数万无家可归的难民出来罢了。

经了这一场战火,大同城依旧耸立在北地之上,但城之百姓,却已十去三四,可谓是伤亡惨重。

不过显然,秦军对这个很有经验,嗯,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大将军赵石对这个很有经验,之后两三月间,强令汉军各部,以及城难民,清理火场,修建房屋,汉军这里算是戴罪立功,百姓则是以工代赈。

到了秋收季节,大同城除了行宫那边的残垣断壁依旧看上去触目惊心外,其他的地方可谓是焕然一新。

血迹早已被连绵的雨水冲刷干净,火场也被清理了出来,在此之上,建成崭新的屋宅,城沟渠,更是清理的干干净净,比之以往,还要畅通几分,那些古里古怪的味道,也早已散尽。

百姓的适应能力是强悍无比的,秦军的到来,给了大同以噩梦般的一次记忆,但这记忆很快就被百姓自发的忘记了。

并未发生百姓恐惧的屠城,秦人看上去虽然凶狠猛恶,但等城平静下来,与以往主宰城的女真人,契丹人,汉军各部比起来,秦人反而要和蔼可亲的多,可不像那些无法无天的家伙们,平rì里各个凶神恶煞一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秦人的军纪显然严明的很。

等到粮草一批批的运进来,房子也修的差不多,街上看不到蓬头垢面,拖家带口的难民了,百姓的rì子恢复的尤其迅速。

北地百姓跌经战乱,又在金人治下,战战兢兢久了,竟然感觉到秦人到来之后的rì子,比以往好像还要好过几分,起码秦人会让人给难民修房子,而不是任由城百姓饿死,冻死在街头巷尾,这和传闻的秦人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要不怎么说呢,期望值越低,越容易满足,显然,大同城内的百姓就是这般。

等到了秋雨过后的七月间,大同市面上竟然还恢复了几分繁荣的模样,一些城胆子大些的百姓,还做起了秦军的生意,这让从河洛之地过来的河洛秦军们尤其感到惊异。

要知道,秦军在河洛可谓是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到了极点,但河洛百姓好像并不领情,冷眼随处可见,读书人更是大骂秦人残暴云云。

想到这个,河洛出来的秦军士卒真想将那些读书人拎到这里来瞧瞧,什么才叫残暴,什么才叫冷血。

就这样的一番大乱下来,百姓伤亡如此之重,但你瞧瞧人家大同百姓,这是什么度量,什么样的胸襟。

饿了那么长时间的肚子,死了那么多的人,烧了那么多的房子,硬是说咱坏话的都少,到是称赞之言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最好笑的则是,城一些富户被人抢掠杀戮,幸存下来的没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