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粗略算了算,只是周围郡县的话,五年的工程量也不算是很夸张,于是立刻捧场回应:

“谨遵陛下旨意!”

李斯心中闪过念头:五年计划……陛下终归要按照这个方式来实行了。看来后面应该就会正式提出来,自己必须要先打个腹稿才行,到时候势必要提出一些能够被采用的方案出来,别被其他人抢了先……

唐朝。

李世民原本还有那么一点点不服气,觉得自己的“义仓” 之法也不算是太差,但看了刘晏的操作后有些心悦诚服了。

“此人果然聪慧过人!竟然能想到如此办法。”

天可汗陛下对后世的臣子大加赞赏。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户部尚书立刻反应过来:“他下发的那个指导价格,其实还可以防止下面的官员虚报价格。”

反正他们只能按照价格来,即使是把原本卖100文的故意报成500文,因为买得少,那贪墨也就有限,朝廷的损失也就会小。

长孙无忌也很欣赏这个做法:“且他每日都能收到各地传来的价格,下面的官员们即使有心也不敢做得太过。”

100文最多报成120,再高可能就要引起怀疑了。

几位贞观老臣们欣喜的道:“陛下,此法可用!”

李世民微笑颔首,对身边李治说道:“记下来了?”

李治微微一愣,看着父亲饱含深意的眼神和已然出现衰老之姿的面容,明白了过来,心里一酸:

“儿臣明白了。”

他的父皇已经想到了身后事,想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来做,成为自己的功劳。

且不说这几人的情绪变化,在太极宫一角的钦天监内,李淳风哈哈大笑起来。

“此人一定精通数学!”

这样的做法没有数学功底可做不来!

李淳风本就是当代数学家,此时此刻对于数学在大唐的前景也就更加看好。

谁还能说数学无用呢?!

......

【有了这些讯息,刘晏能够推算出,什么时候需要抛售粮食,什么时候需要购入粮食,才能维持全国粮价的平稳。】

巡道的快骑在急速奔驰,终于在上朝前赶到了长安。

天才微微亮,刘晏已经出门准备上朝。

他的亲信心腹早已经收拢来自各地的报表信息,然后交给他。

马车上、甚至是骑在马上拿着马鞭,刘晏都还在高速的进行着计算。旁边的朝臣看了,知道他的习惯,也不打扰。

就这样,从清晨一直忙到半夜。

【如刘晏所说,他能够看到全国的钱财的流动。】

【古代大数据分析师的名头,非他莫属!】

【而且,人家还是人肉分析,你就说吓不吓人?恐怖如斯!】

【甚至,如果有地方发生灾情,在蔓延到其他州县之时,刘晏还能提前调动赈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