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

再往下看, 果然如他猜想的一般, 大周朝也有受灾的区域,比如去年八月份辽东三万洪山堡猛风猛火齐起,烧毁官民房屋共计三百四十二家。

再比如今年正月的时候,云南地震,有裂开处十余,开裂达二十余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灾害,最后都会归类一句圣上体恤,拨款赈灾。

赵九福不知道这些款项是不是落到了实地,但从戴河镇这些年也没听闻哪里有百姓流离失所,当官的就算有小贪也不敢肆无忌惮,可以窥见当今必定还算圣明。

这么想着,看完了邸报的赵九福倒是心情不错,虽说乱世容易出英雄,但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让家里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个好皇帝,百姓们的日子总是会轻松许多,这么琢磨着,赵九福也就把大槐村一对不孝顺夫妻引发的惨案抛到了脑后。

苦读的日子过得飞快,大约是被大槐村的事情吓到了,以至于陈家村这些天安稳的很,不说关起门来如何,至少大家出门都不敢大小声了。

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赵九福家来了个衙役,通知他第二天去衙门一趟,县太爷要见一见他们这一批的县试考生,当然,只有最后成功上榜的那五十人。

对此老赵头兴奋异常,要知道他从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里长,还是隔着好多人的时候见过一面,谁知道现在他儿子要去见县太爷了。

赵九福倒是不意外,毕竟按照习俗县太爷也会见一见县试的考生的,这一次若不是大槐村的事情来得突然,也不会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要知道再过几日的话,他们这群考生怕就要出门却参加府试了,县太爷总不能拖到明年。

 第二天,老赵头又连着赵老四一起赶着牛车,一路把赵九福送到了衙门里头。

赵九福到的时间不算早,他一眼就看到自家熟悉的那位师兄,谁知道没等他走过去,那师兄去转过身去不再看他,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赵九福微微挑眉,心中想着大约是两人的名次相差甚大,他年纪小却是第一名,这位师兄年纪小却吊车尾,以至于心里头不平衡了。

于是他也就懒得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冷屁股,索性自顾自站在那边,没有人搭理他就自己默默背书,将周围的人都当做了背景墙。

县太爷进来的时候就瞧见这样的场景,只见赵九福的个子是这一批考生之中最矮小的,脸色却最为镇定,微微垂着眼皮子一脸淡然,就是他最喜欢的那种处事不惊的模样。

县太爷心中微微一笑,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些,等众位考生行了礼才施施然叫起,还笑着说了一句:“不错不错,都是我戴河镇出色的儿郎,本官预祝诸位学子前程似锦,有朝一日你们得了秀才功名,也就不用再向本官行礼啦。”

众人都谦虚称不敢,县太爷微微一笑看向了赵九福:“这就是这一届的县案首,果然是年轻才俊,一表人才。”

“大人谬赞了,学生比起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