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是太平年代的习惯。倘若当真战事一起,实际执行的时候必然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是个男丁就要,老头和孩子也有一个算一个。

可沧海城背海而居,富饶繁华,镇守一方,尚不至于到那个程度。

叶争流在向烽军营里一进一出,所见都是身量已足的盛年兵卒,这就导致她的这支队伍特别打眼,过路的士兵总忍不住朝他们这个方向看看。

叶争流很理解他们的行为:毕竟,在一整块抗倒伏的农田里,就这么一片矮子,她遇上了也要多瞅几下啊。

所以,这队伍是怎么来的?

向烽总不可能在征兵的时候专门说“你们家年纪不够的我也要” ,然后特意招了这么一支人吧。

比起上述的那种可能,叶争流倒更倾向于他是把营里所有年纪小的孩子都单独挑出来了。

她这个大师兄这么做是要干嘛呢,难道要在军中推广未成年儿童保护法吗?

叶争流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而在吃过午饭之后,她的那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下午的训练比上午要轻,一共三项,分别是举石锁、爬杆,还有吹哨子。

没错,吹哨子。

军里常用战鼓声做指令,鼓声长短都各有其意义。比如短短短就是催促行军,长短长则意味着要停下来驻扎。分化到各小队下,队长则会用竹哨指挥,算是一通简化版的战鼓。

叶争流对此事略有耳闻,今天则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年轻的队长先是带着整支队伍温习了一下常识性的哨声——主要是讲给叶争流听,再然后,他的讲述范围便扩展到了更复杂的哨声范围。

这一回不止是长短了,他把低音哨和高音哨也加了进去,还亲自下场指导士兵们吹。

一时之间,围坐的队伍里哨声四起。新鲜的竹哨之音高低错落,连绵不绝,总之是十分的催人尿下。

叶争流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在讲课之前,队长要提醒他们尽量去蹲个茅坑。

一堂课下来,叶争流不但学会了吹哨子,而且还学了个把哨子压在舌根底下的小技巧。

不过,教他们的队长倒是格外强调,平时不要含着哨子。因为他们一分神或者一紧张,可能就把哨子给咽下去了,若是背运,被生生噎死都有可能。

————————————

当天晚上,叶争流去找向烽打卡签退。

军营重地,没有令牌不容出入。叶争流早晨是由向烽亲自领进来,晚上想走却出不去了。

这要是别的地方,她找个地方混一晚便算了,柴房也不是不能睡。但军营这种只有雄性生物的地方,叶争流实在存在感太高。再加上月黑风高,总会有几个人脑子不好。

向烽要是不想军纪有失,就得在这七天里把她安排明白了。

听亲兵通报叶争流前来,向烽面上并无征询之色,显然是明白叶争流的来意。他收起桌上的军要,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