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的防御,从而削弱整体防御部署。

到这一步,东北军就只能死守北京,争取在北京的城市战中消灭数万美军。

显然,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美台联军在兵力仅有一半的情况下,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美军也只只在南京城内阵亡了不到三万名官兵(其余一万多人,都是在东南军发起战略反击、以及在南京郊区的战斗中阵亡的)。在兵力提高了一倍,而且日军的战斗力明显超过台军的情况下,美军肯定能将攻占北京的伤亡降到三万人以下。事实上,只要包围了北京,美军根本不用急着攻占北京,完全可以将攻坚任务丢给日军,让日军承担更大的伤亡,而躲在日军身后的美军自然就能减少伤亡了。

毫无疑问,天津正是美日联军包围北京的主要突破口。

虽然从道理上讲,美日联军可以从承德出发,沿着一一二国道进发,绕过北京,攻占河北的张家口市,再南下进军保定市,只要到了易县,就再次进入华北平原,并且到达了北京南面,完成了对北京的战略包围,但是这条进军路线,几乎都在山区里面,就算有像一一二国道、一零九国道、二零七国道这样的高等级公路,还有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以及好几条铁路与纵横交错的省道、县道,问题是在易县以北,全是山区,即便道路交通发达,也会因为桥梁隧道遭到破坏而无法通行。

在攻打承德的时候,美日联军就吃了不少苦头。

可以说,如果有其他选择,美日联军不会贸然在山区里与东北军打游击战。

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计,如果走这条进军线路,在到达易县之前,美日联军至少需要动用近百万作战部队,其中部署在后方、保卫后勤补给线的作战部队就需要六十余万。更重要的是,这条进军线路的后勤补给根本得不到保障,也难以支撑起数十万前线作战部队。即便能够到达易县,也会因为天津仍然在中**队的控制之中,部队缺乏持续作战能力,而无法对北京构成威胁。

如此一来,美日联军要想包围北京,唯一的选择就是进军天津,从天津攻打廊坊市与保定市,完成对北京的合围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美日联军攻打天津的主要目的。

作为联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奇不可能不知道,罗耀武在部署北京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南面,而不是北面,不然也不会仅仅安排第十五集团军守在北面,而把其他六个主力集团军全部摆在南面。如此一来,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天津战场上击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能在攻打天津的时候,再击溃一个主力集团军,北上的时候也会遇到三个主力集团军的顽强阻击。

更重要的是,进入天津之后,战斗就以城市战为主。

也就是说,东北军完全可以以京津地区的密集城镇为依托,层层阻击美日联军,而不是在野外与美日联军比拼装甲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击溃三个主力集团军,至少需要出动三倍的美军主力师。